倫敦、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世界大都會每年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到那裡追夢,希望能大展宏圖。
因為這些大都市擁有成功的經濟、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機會。
同時,大城市還有一流的餐飲、酒吧等娛樂設施,這些都是小城市和鄉村所無法比擬的。
以倫敦為例,過去10年倫敦經濟擴張了五分之一,倫敦以及周邊人口目前已經高達1000萬人。
多少年以來,世界各地人們往往都是湧向大都市去實現夢想。
然而,風水輪流轉。近年來,有跡象顯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棄城市生活,重新打造靜謐的田園生活。
例如,在過去10年間已經有大約55萬人離開倫敦,回歸到一些小鎮或是鄉下生活。
而且,這一現象不僅僅只局限於倫敦,它正在全球各地的大城市悄然蔓延,包括在美國的紐約、芝加哥、中國的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形成一股回歸的浪潮。
多種原因

還以倫敦為例,雖然越來越多人選擇離開倫敦,但其人口並沒有減少。這是因為大城市的高出生率所致。
其次,大城市往往是國際大都市,因此對移民的吸引力較高。
但與此同時,離開大城市的人口也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並形成一種氣候。
不僅如此,根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人們離開城市前往鄉村的年齡同10年前相比年輕了10歲。
也就是說,那些離開城市返回鄉下定居的人,平均年齡首次低於40歲,即37歲。
到底是什麼原因驅使人們棄大城市而去呢?
許多人離開大城市是因為其房地產昂貴,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都不便宜。
其次,人們搬到小城市或是鄉村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以及更大的空間,能夠呼吸乾淨的空氣。
在英國,過去幾年由於鄉村地區寬頻上網的改善以及靈活工作制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在鄉下生活,特別是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清新的空氣環境和綠地空間。
在英國,僅在2012-2017年期間,平均年齡在30多歲的人離開大城市的人數激增,同以前相比上漲了89%。
中國北漂族

在中國,也有許多年輕人到北京、上海以及廣州等大城市去求學、謀生和發展。
其中,人們把全國各地來到北京發展的年輕人叫做「北漂族」。每年都有幾十萬人來到北京,在這裡打拼。
到底有多少人在北京北漂雖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統計,但據中國媒體報導,在2019年2月的農曆新年前夕,大約有1000多萬北漂族離京返鄉過年。
他們的臨時離去也使北京有了萬人空巷的感覺。就連平時十分擁擠的北京10號地鐵也空蕩蕩。
除了短期回家過年,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北漂族選擇離開北京,回歸到家鄉或是二、三線城市打造自己的家園。
因為北京的高房價和高房租實在令人負擔不起。
大學生流動

而英國其他大城市的人口流動潮主要分兩波,一波為21-30歲的人口(許多人選擇去倫敦)。第二波是30歲以上的人口。
無論是進來還是出去的這第一波年輕人(21-30歲)基本上是與大學有關。
比如,以英國北方城市較大城市利物浦為例,許多18-20歲的人來到這裡上大學,其中,五分之一的人畢業後留了下來。
大城市人員流動的另外一個特點是,當這些年輕人到了30多歲之後又出現一個「移民大潮」。 這一年齡段人群繼續以穩定的數目移出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
他們或者搬到鄉下,或者住在大城市附近,特別是在倫敦這樣的大城市周圍地區。
這樣,即使他們生活在倫敦外圍,但仍可以在城裡工作。
例如,每天大約有80萬人從郊縣乘車到倫敦上班,下班後再坐車回到外地的家。
倫敦平均人口的年齡為37歲,是英國平均人口較為年輕的城市,排名第6位。
需求改變
總的來說,人們在年輕時更願意生活在大城市,因為大都市工作機會多,充滿活力,設施齊全。這些都是吸引年輕人的地方。
但是,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對綠地、空間、優質環境的需求越來越高,促使人們遠離喧囂的城市而去尋找安靜的鄉村。
這提醒了我們,城市並不是一座島嶼。它就像一個「大舞台」,居民則根據他們生活的不同階段以及需要登上或是退出舞台。 (相關報導: 新新聞》啥是佩奇 開中國上億空巢老人的悲歌 | 更多文章 )
而城市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確保人們有其理想的居住場所以及快捷、方面的交通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