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選凝專欄:她們如何引燃好萊塢#MeToo風暴?《她有話要說》拍出女性互助的力量

《她有話要說》(She Said)電影劇照。(AP)

在絕大部分人觀念裏,演藝圈性侵是小報桃色新聞──這恰恰說明了拍攝這部電影的重要性。

2017年10月,《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了一篇由記者Jodi Kantor和Megan Twohey撰寫的調查報導,揭露好萊塢著名製片人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自1990年代起對女性的性侵惡行,以及曾被其侵犯的女性所接受的補償協議。報導刊出後,超過85人最終站出來指控溫斯坦的不當行為,其中包括多位好萊塢一線女星。而電影《她有話要說》就是講述這篇引燃#MeToo運動在全球遍地開花的報導的誕生過程。

改編自Jodi Kantor和Megan Twohey合著的《性、謊言、吹哨者》的《她有話要說》,會入選美國電影學會(AFI)2022年度十佳影片,完全是情理之中。#MeToo運動至今五年,終於有了一部回過頭去呈現溫斯坦事件當初是如何被艱難揭出的電影,如果沒有兩位女性記者的那篇報導,很可能後來#MeToo的燎原之勢根本不會出現,足夠重要的題材,賦予了該片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的出品公司是曾製作過《自由之心》、《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等奧斯卡最佳影片的「B計畫娛樂」,公司老闆是布萊德彼特。他的前女友葛妮絲派特洛和前妻安潔莉娜裘莉都曾在#MeToo運動中指控溫斯坦性騷擾,而他本人在1990年代就曾為葛妮絲揮拳警告過溫斯坦,所以外媒有評論認為,對彼特來說,投資拍這個故事於公於私都很重要;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彼特作為好萊塢結構裏「沉默的共犯」的一種「自我洗白」。

她們執筆對抗結構之惡

《她有話要說》的力量來自兩個層面:首先是調查報導的力量,其次則是屬於女性的力量。

即使許多影評都認為該片的結構太過工整,但這依然是一部對新聞從業者來說無法抗拒的電影。Jodi Kantor和Megan Twohey的報導,意義絲毫不亞於當年《華盛頓郵報》記者對「水門案」的調查,且相比政治醜聞,溫斯坦這種「掠食模式」的性侵事件背後,所涉及的真相舉發過程更為困難。

如同片中對白所說:讓女性開口講述自己被性侵的經歷太難了。更不必說就算女性願意講出來,也不見得能作為加害者犯行的證據,甚至有受害者帶著竊聽器錄下性騷擾的全過程,都不能成功指控。

但調查報導的意義,正是在「公開的秘密」裏找到事實證據去挖掘真相,亦即以「核實報導之筆」對抗「龐大複雜性侵害共犯結構之惡」──這個過程並不像它聽上去那麼激動人心充滿光環,反而是複雜繁瑣、四處碰壁、讓人非常沮喪的。所以當有論者說該片拍得不夠精彩、平鋪直敘就像紀錄片時。更值得討論的其實是:對於這種性侵事件的報導過程,大家期待看到怎樣「精彩」的改編? (相關報導: 賈選凝專欄:3部金馬獎香港電影,3個絕境中「向死而生」的底層故事 更多文章

引用一句我很認同的豆瓣短評:「同類題材的《驚爆焦點》從未因為循環往復的調查取證而被冠以無聊,因為兒童性侵是嚴肅的法律問題,而《她有話要說》被指平淡,是在絕大部分人觀念裏,演藝圈性侵是小報桃色新聞──這恰恰說明了拍攝這部電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