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飯一碗30被嫌太貴!萬華30年老店談小吃秘辛:台灣人追求便宜好吃,卻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台灣人願意為了一碗300元的濃厚高湯日本拉麵瘋狂排隊,面對一碗30元的滷肉飯卻時常嚴苛,似乎「小吃」就是上不了檯面,然而台灣小吃的工夫真不如異國料理嗎?(謝孟穎攝)

「便宜好吃」背後,是多少小吃店不為人知的辛勞?在台北南萬華老社區經營30年的家香味食堂,每一碗滷肉飯都是熬煮4小時才能上桌、吃一口即爆發豐厚油潤香氣的美味,深受在地好評也連續3年入選「台灣滷肉飯節」──老闆夫婦30年不變的工夫與堅持是二代接班人米蘭達(本名周孟儒)的驕傲,然而米蘭達也有無力的時候,就是這樣一碗只要30元的滷肉飯,竟也會被新客嫌「太貴」。

「台灣人對小吃都是這樣的既定概念,就是要『便宜又好吃』,但大家忘了一件事:老一輩在經營,真的沒有把自己的薪水算進去……」米蘭達嘆。每一碗滷肉飯背後都是4小時以上的工夫,而小吃店老闆的工時往往是一天14小時以上,幾乎是用生命餵飽客人。

台灣人願意為了一碗300元的濃厚高湯日本拉麵瘋狂排隊,面對一碗30元的滷肉飯卻時常嚴苛,似乎「小吃」就是上不了檯面,然而台灣小吃的工夫真不如異國料理嗎?米蘭達娓娓道出的小吃店日常,是老店真心端出真材實料美食的誠意,也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每一位「職人」的畢生堅持。

20191022-萬華家香味食堂(謝孟穎攝)
米蘭達娓娓道出的小吃店日常,是老店用生命撐起真材實料美食的誠意,也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每一位「職人」的畢生堅持(謝孟穎攝)

「要好吃,就是不能偷吃步!」天天工時長達14小時 小吃店老闆的一天這樣過

坐落於台北古老住宅區加蚋仔(南萬華)的家香味食堂,前身是老闆吉良伯夫婦經營30年、專賣土魠魚羹與滷肉飯的無名小攤,如今則是經過老屋翻修的新穎食堂。這裡的潔淨木質裝潢與暖黃燈光彷彿高級日式居酒屋,打開菜單卻是各種親切銅板價,最受好評的滷肉飯一碗只要30元。

20191022-萬華家香味食堂(謝孟穎攝)
如今萬華家香味食堂的潔淨木質裝潢與暖黃燈光彷彿高級日式居酒屋,打開菜單卻是各種親切銅板價,最受好評的滷肉飯一碗只要30元。(謝孟穎攝)

滷肉飯,正宗台灣浪漫的代表,這般浪漫也在家香味忠實呈現。一碗滷肉飯端上桌首先是視覺上的極度享受,金黃閃耀的肥嫩肉燥安放於晶瑩白米飯上頭、飄來隱約香氣,動起筷子扒一口塞進嘴裡,鮮甜豬油與多少種難以參透的食材風味就這麼在舌尖爆破。那甜味是來自紅蔥頭、洋蔥、還是砂糖?每個賣滷肉飯的老闆都有自己的配方小秘密,客人需要知道的可能也只有「好吃」,黏在嘴唇上的豐厚膠質醬汁,則是我們曾經造訪天堂的證明。

20191022-萬華家香味食堂(謝孟穎攝)
滷肉飯,正宗台灣浪漫的代表,這般浪漫也在家香味忠實呈現(謝孟穎攝)

若說滷肉飯通往天堂的道路,從小看著爸媽在灶腳忙進忙出的家香味二代接班人米蘭達,就非常非常清楚──通往天堂的道路,從來不簡單。

「要好吃,就是不能偷吃步。」米蘭達說。小吃攤的日常30年如一日,每個營業日都是從清早8點前就開始到市場採買新鮮食材,接著開始熬湯、煮飯、備料,店裡所有看得到的菜色都要在早上10點前準備好,接著開始等客人來,中午賣完以後2點休息,在5點半晚餐時段開始前老闆也閒不下來,又要開始備料,準備迎接晚上這場;夜間9點打烊以後,所有看得到的桌椅、餐具、爐具都要洗刷一遍再撤掉,最快狀況是10點可以弄好,但通常會超過──這樣算起來,一天工時14小時是基本盤。

20191022-萬華家香味食堂(謝孟穎攝)
「我們燙青菜的湯是可以喝的!」家香味的燙青菜不淋油膩醬料,而是以高湯、自製紅蔥頭、蒜泥調味,適合搭配滷肉飯(謝孟穎攝)

長達14小時的工作裡,每一樣餐點的工夫也是不能馬虎。基本款的滷肉飯用的不是常見絞肉而是富含膠質的部位,切完後再川燙切小丁、一道道食材細細炒出香氣、就連油蔥酥都是自己炒的,之後再加熬好的高湯一起滷出膠質,「真正這一碗到客人手上,是超過4個小時的。」 (相關報導: 萬華最暖越南小吃:離婚只靠20K苦養兩個孩子,如今她開店請街友吃大碗美食! 更多文章

滷肉飯、土魠魚羹、筍絲、滷味、炸紅燒肉、炸蘿蔔糕、炸豆腐等,這些菜色雖被稱為「小吃」,做起來卻樣樣都是「大菜」,只是經營小吃攤的成本、心意與辛勞未必每個客人都能理解,從東區上班族變成小吃店接班人的米蘭達,目標之一便是希望這些職人畢生心血都能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