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別只想當個好人!職場專家:想拿高薪,請先戒除這兩種心態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教出來的,因此唯有你先改變心態,別人才會改變對你的態度(示意圖/取自PhotoAC)

在職場當好人,不僅僅會被欺負,還會被忽視,拿不到高薪,更別說升遷。所以,如果你想要拿高薪,在學習技能、努力工作之前,請先調整你在職場的人物設定,拿掉2種常見的心態。

請務必記得: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教出來的,因此唯有你先改變心態,別人才會改變對你的態度。所以,在職場上,「心態」是最終的致勝關鍵。它代表你的思維、你的意識,形於外的是你的言語舉止、你的工作態度。

這2種「好」心態,千萬別有

我在教高薪營課程時,都要求來上課的上班族每個月做一件事,寫2個本月的績效亮點,然後來我的線上團體輔導班討論。進行半年多之後,從他們寫的績效亮點之中,我有個驚奇的發現,10個上班族有9個上班是抱著2種心態:

1. 好學生心態

2. 好人卡心態

這2種心態相當普遍,各個年齡層都有,20幾30幾歲有,連40幾50幾歲還是有,不存在著年齡差異。不過,我倒是看到一個差異,那就是年薪百萬以上的人有這種心態的比例較低,就算有,一提醒他,他馬上懂,馬上改善;至於年薪低於百萬的人,「病情」比較嚴重,而這也是造成他們薪水無法拉高的關鍵。

什麼是「好學生心態」?這種人上班時,是用學習心態來檢驗自己的成績表現,也就是自我成長才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比如有位上班族在新創公司任職,這個業界舉辦一個大型論壇,邀請他們公司上台做說明,他被公司指派這個任務,表現得稱職,老闆便指定以後有這類論壇都由他擔綱演出。

你猜他怎麼說這件事?

「我參加了一場論壇講座分享,目的是提升品牌知名度,我的角色是講師,負責上台簡報演講。」

「我遇到的難關是,首次大型論壇分享。我怎麼突破?就是在家多練習,以及使用我的人格特質:勤能補拙。」

「最後成果是,老闆指派更多論壇分享。」

避免當「好學生」,3種正確的認知

很多上班族都是這麼描述自己的表現,可是現在你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你發現到什麼?至少有3個需要改善之處:

1.這是開會,不是讀書會:

他說這是一場論壇講座分享,聽起來像不像一場「讀書會」?這就是習慣性矮化自己做的成效。換作是我,會直接寫出論壇名稱,並且刪除「講座分享」。

2.這是上班,不是上學:

他說這是他的第一次,透露出他的學習心態,可是公司不會在意你是不是第一次,只在意你最終的結果。然後你注意到他說「多練習」、「勤能補拙」嗎?學生才這麼說自己,上班族這麼說就不對了!

3.求的是公司業績,不是個人成績:

他說後來老闆指名他參加這類論壇,這是他個人學習成長的結果,並不是他幫公司帶來的貢獻,因此他應該強調的是這場論壇為公司創造哪些新未來。

想拿「好人卡」,就會習慣「弱字眼」

說完「好學生心態」,再來看看「好人卡心態」,這也是很多上班族在談到自己的績效亮點時,很普遍的人物設定。

下面這位上班族其實這次表現極度亮眼,可是當你聽了他的描述,你會以為他是一個普通平凡的行政庶務人員,反映出一般人的心態:不想出風頭、不想搶功勞,害怕別人討厭自己攬功、自大。 (相關報導: 求職收到「不被錄用」深受打擊!他面試完多做1件事,錄取信竟然秒到手 更多文章

我經手客戶一次投保美金1500萬的保單核保處理,協助提供合適的商品、問題處理及文件準備,幫忙它快速順利通過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