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中國不作梗,台灣就能買到疫苗?新加坡搶疫苗策略曝光,光靠有錢還不夠

本土疫情延燒,疫苗數量成為國人關注焦點,而近日我洽購上海復星集團代理的BNT疫苗議題也再掀風波。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本土疫情爆發,近半月國內確診人數突破5000大關,其中47人死亡,比過去1年新加坡死亡人數還多,國人開始重視疫苗接種議題。為突顯中央採購疫苗成果不利,近日藍營縣市爭相要求下放採購權,上海復星集團代理的BNT疫苗成為討論焦點。而採購中國疫苗,理論上雖非完全不可行,但相關資訊不足衍生的安全疑慮,及過程中必然要花費的政治內耗成本,可能都將超出想像。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2019年底爆發以來,各國爭相投入疫苗研發,由於疫情恐急,研發能力一枝獨秀的美、英、德等先進國家,自家疫苗幾乎都在2020年底完成第二期並順利進入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時,以核發緊急使用授權(EUA)的方式上市,優先供給該國人民施打。

歐美占據施打率前段班 以色列名列「世界第一」

影響所及,根據非營利組織「owr world in data」最新統計,若以各國疫苗接種總劑數直接除以人口數(暫不考慮多數新冠疫苗都要打2劑,只有少數只須打1劑),截至5月24日止,英國境內每百人的疫苗接種率已達89.91%、美國85.78%、德國54.19%,都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排名前10名的優等生。

然而,疫苗研發能力無法進前段班的國家,疫苗就一定打得慢?事實上,如以色列疫苗累計接種劑次比全國總人口還要多;新加坡則是每百人接種率達到58.24%,穩坐全亞洲冠軍寶座,令全世界跌破眼鏡。

20210528-SMG0035-黃天如_C主要國家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
 

為什麼新加坡能、台灣不能?難道真的是價高者得?而新加坡可能私下付出了比各大藥廠公布的疫苗參考售價數倍多的錢,才優先取得疫苗?抑或真的是長期以來台灣都處於外交弱勢,甚至是中國的從中作梗,才令台灣陷入有錢也買不到疫苗的窘境?

「疫苗採購仍是商業行為」 缺乏一手資訊讓台灣大大吃虧

前衛福部長林奏延日前接受《新新聞》訪問時表示,跨國疫苗採購不可能完全不牽扯政治,但說到底疫苗採購也還是一種商業行為,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想比別人買得多,且更早買到,光有錢是不夠的,還要有智慧。

20161223-監察院巡察行政院,衛福部長林奏延。(盧逸峰攝)
前衛福部長林奏延指出,雖政治問題可能造成阻礙,但採購疫苗仍是商業行為。(資料照,盧逸峰攝)

以新加坡的做法為例,早在2020年初,美國輝瑞大藥廠與德國BNT生物技術公司宣布,將以最先進的mRNA技術合作研發新冠肺炎疫苗時,新加坡政府不但一早就掌握訊息,更因看好這支疫苗研發團隊的實力,隨即當機立斷啟動國家主權基金投資入股。最後,這支BNT疫苗成功了,星國以股東身分優先採購到疫苗供國人施打,也成了理所當然之事。

這個例子突顯出,台灣有錢也難在第一時間買到疫苗並非全因外交勢微,而是缺乏能夠掌握國際間第一手生技發展訊息、並迅速作出相反應的政策機構與執行力。因為說穿了,在這類全球性疫情之下搶購疫苗,就是一種競爭強度不同於一般的商業行為,比反應、比速度、比資源,更要比決策力。 (相關報導: 幕後》上海復星疫苗現貨疑慮多 鴻海洽購BNT疫苗直接找上德國原廠 更多文章

AZ疫苗從乏人問津到不夠打 本土疫情催出接種率

台灣在此次全球新冠疫苗搶購大戰中的表現,無疑是令人氣餒的。只是礙於今年5月爆發本土疫情之前,國人對於接種疫苗尤其是在歐洲爆出不少血栓疑似不良反應的AZ疫苗,表現得興趣缺缺,才暫時按捺住茶壺中存在已久的疫苗荒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