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呂紹煒專欄:絕望死的美國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所得低、失業只是絕望死這個故事的一部份。(資料照片,AP)

還記得早年「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吧?還記得美國夢、全球數十億人嚮往著的「美式生活」吧?美國至今仍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唯一超強、平均國民所得6.3萬美元居全球前10名的國家,絕對是一個富裕到「流著蜜汁與牛奶」的許諾之地,但所謂的「絕望死」卻出現在美國。怎麼會這樣?

這是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廸頓( Angus Deaton)的發現,他與另一位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凱思 (Anne Case)一起寫出這本《絕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國外是2019年出版,國內是今年4月初上市,是本從經濟領域延伸到社會領域,堪稱精采絕倫的書。

由於醫療、公衛的改善與進步,民眾健康與生活品質持續改善,反應在數據上就是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上升,除了少數治理極度失敗的國家外,不論先進富裕國家、或較落後貧窮國家,都沿著這條道路前進,但讓人意外的是:美國竟然偏離了這條路─特別是勞工階級的白人。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