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日本》日本貧窮問題嚴峻 安倍政府拿出了什麼對策?

因應貧兒問題的「兒童未來支援基金」募集狀況不佳,也有學者批評政府不應把責任推給民間。

(編按)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日本往往代表著富裕、整潔、秩序與進步,但《朝日新聞》最近做了一系列貧困兒童的報導,揭露了日本貧困階層的困境與無奈。風傳媒因此順勢規劃了「貧窮日本」系列專題,除了編譯日媒對於貧窮問題的相關報導,也希望能藉著對於日本現況的觀察及探討,作為我們反思自身處境的一個起點。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今年9月底喊出「一億總活躍社會」的口號,表示為減緩高齡少子化現象,未來日本政府將集中投資幼兒養育、社會保障等相關項目,這些政策除攸關高齡少子化的問題外,也與日本社會面臨的貧窮問題息息相關。例如,安倍計畫開放育兒家庭優先入住公共住宅,減輕其房租壓力,並補助三代同堂家庭住宅修建費,盼藉增加三代同堂、三代同鄰的比率,推動免費幼兒教育、加強對單親家庭的支援,減少單親父母的負擔。

此外,職司醫療、勞動政策、社會保險等相關事務的日本厚生勞動省,也於今年10月底召開委員會,針對是否要調高《兒童福祉法》的保障年齡進行討論,並於11月底決議,將保障年齡從原本的18歲提高至20歲,且最長可以延長至22歲,預計在下一次的定期國會中提出修正案。若法案順利通過,飽受家暴的孩童便能在寄養家庭待到20歲再獨立,不用依靠監護人辦理公寓、手機等相關契約。

補助企業 盼增加兼職勞工薪資、工時

日本厚生勞動省於11月4日公布平成26年(西元2014年)的「就業型態多樣化之綜合實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非正職的比率佔全體的40%,其中兼職員工佔將近6成;企業雇用兼職員工的理由中,最多的為「節省工資」,佔38.8%,「高齡者的再就業政策」佔26.6%、「無法確保正職人員的去留」則佔26.1%。

平成26年(西元2014年)的調查指出,扣除正職員工後,有將近6成為兼職員工。(翻攝日本厚生勞動省)
平成26年(西元2014年)的調查指出,扣除正職員工後,有將近6成為兼職員工。(翻攝日本厚生勞動省)

日本厚勞省相關人員對此表示:「(非正職員工的比率上升),除與高齡者的再就業等相關外,也可看到許多企業為因應人手不足,選擇採用非正職人員的案例。」而勞工選擇擔任非正職人員的原因,有33.4%為「有育兒及看護需求」,與前次調查相比上升8.9%,可見日本有許多民眾無法同時兼顧家庭與正職的工作。

雖然育兒及看護需求並非日本民眾選擇兼職的最大原因,但比率仍非常可觀。(翻攝日本厚生勞動省)
雖然育兒及看護需求並非日本民眾選擇兼職的最大原因,但比率仍非常可觀。(翻攝日本厚生勞動省)

《時事通信》稱,日本政府於7日召開經濟財政諮詢會,針對擴大兼職女性、短時間勞工的工時進行談論。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塩崎恭久表示,導致家庭主婦們工作意願低落的原因為「130萬日圓之壁」(130万円の壁:日本現行保險制度規定,只要年收入超過130萬日圓,就必須繳納保險費),為改善此現況,日本政府將以調升兼職、短時間勞工的薪資,及加長工時等為條件,給予各企業津貼。

日本政府雖計畫加長兼職員工的薪資及工資,但有許多兼職、二次就業民眾認為維持現況就好。(翻攝日本厚生勞動省)
日本政府雖計畫加長兼職員工的薪資及工資,但有許多兼職、二次就業民眾認為維持現況就好。(翻攝日本厚生勞動省)

日本現行的保險制度,規定只要年收入超過13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34萬),就必須繳納健康保險、公共年金等保險費,導致有不少兼職的家庭主婦,刻意減少工時,以降低年收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道:「期望(透過企業補助政策),調升短工時勞工的工作時間及薪資,進而增加其實際收入。」並希望藉此增加家庭主婦的收入,緩和其繳交社會保險費的負擔。 (相關報導: 貧窮日本》當育兒與低收入成為無形的牆 在經濟逆境中掙扎的日本女性 更多文章

許多日本民眾認為,相較於兼職員工,正職員工的收入及穩定性較高。(翻攝日本厚生勞動省)
許多日本民眾認為,相較於兼職員工,正職員工的收入及穩定性較高。(翻攝日本厚生勞動省)

發放臨時補助金 救濟高齡單身者

日本厚生勞動省2日公布的調查顯示,截至今年9月,受生活保護的家庭與8月相比,增加874戶,達至162萬9598戶,再次刷新過去紀錄,且與去年同月相比,增加了17645戶。其中高齡者家庭(指組成人員為65歲的男、女高齡者,或前者加上未婚男女的家庭)佔了全體的49.4%,首次突破80萬戶。日本厚勞省指出:「受年金不足影響,許多高齡者家庭不得不申請生活保護,今後這種情況將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