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教育,培養出有能力的女性,翻轉以往職場是男人天下的刻板印象。全球女性地位已然大躍進,可以很有自信的放手一搏了。
在家找到一張老照片,影中人是出生於近百年前的第一代,一個女性僅能操持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毫無接受教育機會的年代;如今成為家中數十位成員的精神支柱和逢年過節的聚會話題與焦點所在。而相差近八十年的新一代女性,則操著流利的中英文,個性獨立又具備眺望世界的高度。
舊時代裡,女性只有在年初二回娘家時才能當主角;但在新時代裡,她們已經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在東方傳統的農耕時代,或西方世界的遊牧時代,體力決定一切生產效率,所以女性只能是配角。
但到了無人機、無人車,以及分工越趨細緻化甚至一切自動化的現在世界裡;在EQ高於IQ的商業競爭、政治鬥爭裡,有能力的女性,全面進入過去男性主導的各個領域,女性的明天註定越來越精彩。剩下來的問題只是如何與男性分工合作,共領風騷。

2015年年底,臺灣出現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任女性總統。放眼全世界也有許多女性不斷的成為新聞焦點,不少國家先後出現了女性為主導的首相或總統,例如英國首相梅伊、德國總理默克爾,前任韓國總統朴槿惠等,這還只是政治領域的,如果算上商業領袖和其他行業的那就不計其數了。
因為大J,我嘗試瞭解劍橋大學的歷史,才發現原來劍橋大學和世界其他幾個著名大學都是到了20世紀初期,才逐漸接受或認可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在此之前,女性是被排除在大學的窄門之外的。不過才走過短短的一百多年歷史,占世界人口一半的女性已經在所有的領域和男性平起平坐,分庭抗禮。
我和太太在20年前生下老大的時候,從沒想過生男生女的這件事,我的母親和岳父、岳母也從未對我們說過要有子嗣以傳宗接代的事,讓我們在沒有任何壓力之下,順利的把孩子撫養長大。
過了這麼多年,我們才猛然發現,原來女性也可以有這麼一天。想想100多年前的中國,那是男人綁著辮子,女人要裹著三寸金蓮的時代。一旦我們逐漸拋開了這些束縛,就會發現,原來男女之間是沒有太大差別的。
女人是被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來的錯誤思維給束縛住了。不僅中國如此,西方如享有日不落國稱號的英國也一樣。
所以當我不經意的拍下這幅照片,心裡的感觸其實很複雜。滿清被推翻了之後我們走過了100多年的歷史,把一個孩子,尤其是來自台灣鄉下的平凡女孩子送上了劍橋大學,一所有著800年歷史,在一百多年前還不准女性入學的頂尖大學就讀歷史專業,這是多麼不容易,也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事。
可以想見,教育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不只教我們讀書識字,更是可以讓我們從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孩子,走向世界的尖端大學去看世界。

我和太太的出身都非常的平凡,也毫不出色。但透過優質的教育,我們可以走出一片天。即便那張文憑不能讓我們大富大貴,但對我來說,那是一個國家級的寶藏,一把足以改變人生命運的鑰匙。 (相關報導: 誰說外出賺錢就是老大!在荷蘭小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多的是爸爸和阿公… | 更多文章 )
進入21世紀後,我突然發覺不知道是飲食的關係,還是社會的變化,男女之間的性格差異越來越小,男性有女性化傾向,女性也有陽剛的一面。這意味著過去我們對男女間的刻板印象也會被一一打破。例如做菜不再是女人的事,飛行員也可能是女飛官。這樣的例子現在比比皆是,已經不足為奇了。這已經不是你願不願意,而是你有多少時間去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