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RSF)20日公布「2016年新聞自由指數」(2016 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排名,台灣在180個國家與地區之間名列第51名,與去年相同,而且是亞洲國家最高。中國則排名第176名,幾乎是敬陪末座。
RSF指出,台灣新聞自由遭遇的威脅主要來自中國,尤其是中國日益上升的經濟與政治壓力。台灣一些民營媒體的言論出現大幅變化,有些甚至與中國共產黨的立場若合符節。另一方面,台灣官員會直接干預國營媒體的編輯政策,因此危及新聞工作的獨立性。
對於幾乎墊底的中國,RSF指出中國持續監控社群網絡與部落格,許多媒體都由共產黨完全掌控,高瑜等獨立記者遭到騷擾、逮捕。記者甚至不得發表「未經核准的批評」。中國當局持續強化對付媒體的法律與刑罰,要求「媒體姓黨」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也被RSF列為「新聞自由的掠食者」(predator of press freedom)。
RSF:全球新聞自由嚴重倒退
「全球新聞自由指數」從2002年開始調查統計,每年春天公布,評量項目包括媒體多元性、獨立性、營運環境、自我審查、司法環境、透明度、基礎設施、迫害情況。對於今年最新的調查,RSF認為無論是全球還是區域,新聞自由都出現嚴重、令人憂心的倒退(a deep and disturbing decline)。
土耳其(151名)、埃及(159名)等國家集權傾向日益明顯。政府對於國營媒體的管控日益嚴格,連波蘭(47名)之類的歐洲國家都不例外。利比亞(164名)、蒲隆地(156名)等國安全情勢不斷惡化,內戰經年的葉門(170名)更是全國陷入動亂,新聞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朝不保夕。
寡頭企業家與政府聯手打壓媒體
在全球各地,獨立媒體的生存越來越困難,受到各種意識型態──尤其是宗教意識型態──以及大型國家宣傳機器的威脅。許多「寡頭企業家」(oligarchs)在世界各地收購媒體,與政府狼狽為奸壓迫媒體。
各國法律與司法機構也助紂為虐,以「侮辱國家領導人」、「褻瀆」、「支持恐怖主義」等罪名迫害新聞記者。其後遺症之一就是,越來越多媒體進行自我審查。
今年前10名的國家為芬蘭、荷蘭、挪威、丹麥、紐西蘭、哥斯大黎加、瑞士、瑞典、愛爾蘭、牙買加。芬蘭自2010年起,年年拿下第一名。美國名列第41名,比去年進步8名。俄羅斯第148名,進步4名。
日本、南韓新聞自由大幅倒退
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或地區,香港第69名,比去年上升1名;南韓第70名,退步10名;日本也從去年第61名降到第72名;RSF批評日本實施《特定秘密保護法》之後,許多媒體屈服於自我審查,棄守獨立性。
菲律賓138名,小幅進步3名;近年走上民主之路的緬甸第143名,只進步1名;集權色彩鮮明的新加坡154名,還退步1名,並不意外。
以全球角度看,歐洲仍是最具新聞自由的地區,其次是非洲、美洲,亞洲再次之,北非和中東則居末,當地記者幾乎處處受到掣肘。今年是非洲首度以些微差距被評為優於美洲,因為美洲對記者的暴力事件正在增加。
敬陪末座的倒數10名國家依序是:古巴、吉布地、寮國、蘇丹、越南、中國、敘利亞、土庫曼、北韓、厄利垂亞。
日本《特定秘密保護法》威脅媒體
日本的情況也值得台灣特別關注。赴日本實地調查言論自由現狀的聯合國特別報告員(special rapporteur)凱伊(David Kaye)19日表示,受到《特定秘密保護法》影響,日本的新聞報導正在萎縮,媒體獨立性面臨嚴重威脅。凱伊直指相關法律對「特定秘密」定義模糊不清,建議修改,並明文規定不處罰記者。 (相關報導: 不願屈從「媒體姓黨」!《南方都市報》編輯離職 直言「無法跟你們姓」 | 更多文章 )
凱伊還批評日本政府以《放送法》(廣播法)為武器對電視台施壓。日本總務相高市早苗日前表示,對於「多次發布缺乏政治公平性報導」的廣播電視台,可依據《放送法》第4條勒令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