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到正妹?日本精神科醫師教你這一招,原來竟一點也不難

怎麼做才能和美女結婚呢?其實可能沒你想得那麼難。(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自我指涉過於極端的人,希望你務必記得—不管好或壞,人類都是主觀的動物,所謂的價值觀,都是相對的。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個好的例子。比方說現在有藝人或模特兒在場,假設他們在業界裡是「普通」的水準好了。雖說如此,恐怕從世人眼光看來依舊是「美女」,這就是相對性。

或者拿很會打棒球的人來說。每年春夏兩季,能進甲子園比賽的,你猜有多少人?總共大約五十間高中,每校能當上板凳球員的只有十八個人;春夏兩季即使有重疊,大概是一千人。如果要算「打過甲子園」的人數,全世界就有幾萬人。

其中,能在職棒世界裡謀生的,又是特例。

每年在甲子園參賽的一千人當中,賽後成為職業選手者,是應屆高中生的大概二、三十人;高中畢業進入成人職棒或讀大學走上職業路線的人也包括在內,則大約五十人。除此之外,也有沒打過甲子園卻成為職棒選手的人。

其中能成為正式球員的,只有十分之一而已。

儘管如此,沒有進到職棒的人,就算成為縣市地方棒球隊或少年棒球隊的教練,還是會受到尊敬或憧憬的讚賞:「那個人打過甲子園呢!」

甲子園參賽者的價值

一件事具有什麼意義?終究,也只是價值觀在左右著。

有人可能會想:「打過甲子園,棒球肯定很厲害!」但也有人認為:「沒成為職棒選手,魯蛇!」每個人的觀感都不一樣。

稍早我提出作為藝人或模特兒,即使身屬二流,投身其他領域仍是超級美女。因此,只要她努力成為律師,人家自然稱呼她「美女律師」;再認真一點變成醫師,就成了「美女醫師」啦!

身處的世界如果改變,附加價值也會跟著上升。

除此之外,也有女性返回家鄉參選議員候選人,變成「美麗的政治家」。或者,從評價標準比較曖昧的和歌或川柳開始創作,不知不覺間可能被稱為「美女歌人」或「美女川柳家」,也算搏得名聲。

她們努力提高附加價值,我並不認為這是「狡猾的生存方式」。

人類的意識都是相對的—善於活用這點,就能實現自己所願,沒什麼不好。

怎麼做才能和美女結婚呢?

有人心裡認為「與美女結婚就是幸福」。

只要交到美麗的女朋友就好,別無所求,儘管有點貧困也無妨。這麼想的男性如果自己長得不好看,也不是特別有出息,想幫助他達成目標,要建議他做些什麼才好呢?

勸他努力磨一技?還是勸他認真讀書?有鑒於很多東大醫學院畢業的醫生都不見得能娶到美女,這或許不是個好方法。

於是,如果是我,會奉勸那位男士:「與其磨練自己,還不如從事『模特兒俱樂部的經紀人』。」

簡單來說,選擇與美女接觸機會多的工作,會更有利

模特兒俱樂部裡,一位經紀人最多可以負責約一百位模特兒。如果被拔擢為超級模特兒的經紀人則另當別論,在一般的模特兒俱樂部,千人左右的模特兒由十人左右的經紀人派遣、調度—並不是每位模特兒都經常有工作可以接的。

於是,他一個人負責一百位模特兒,陪她們去試鏡、每天機敏的照料她們。那麼,百人當中有一、兩個,說不定會對他產生感情吧!這種事經常發生。

也就是說,在某些環境中評價低的人,一轉移到別的環境評價就變高了—當然也有可能相反過來。

試著相對化

話題又繞回來,若是自我指涉比較極端的人,希望你對於自己在世間是什麼程度的位置,能透過相對的視點去觀看。

學生時代的話,還有在校成績等指標足以標示上下,但出社會後評價的標準就不一而足了。也因此,在整體環境當中,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裡?多少都有相對化的必要。

因為不這麼做,就不能確切了解自己在整體當中的貢獻率,只會想著「如果我不存在,所有工作都無法繼續進行」、「全部都是我不好才導致失敗」並且被這類自我中心的想法給束縛了。

相較一下,對自己很謙虛的人,便能夠把視點相對化。

「我可能吃不開,但是如果有更多機會與女性相識,總有一位會喜歡我吧!」或是「在藝人或模特兒的圈子裡無法獲勝,那我來創作和歌吧!」若能以如此路線思考,或許就能如願與女性交往,或開拓自己的一片天了。

作者介紹|和田秀樹精神科醫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精神分析、團體治療。

現為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研究所教授、川崎幸醫院精神科顧問、一橋大學國際暨公共政策學系客座教授,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 (相關報導: 一張結婚證書能保證什麼?心理師揭維持美滿婚姻最關鍵因素 更多文章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言文化《可是,我就是會在意!:給人際玻璃心,看透自導自演內心戲,停止煩惱的無限放大》(原標題:如何解開「都是我不好」的枷鎖?)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