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講課不知所云、報告作業全靠自己…高中生進大學前該知道的真相與準備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許多大學新鮮人常抱怨教授講課不知所云、報告作業全靠自己...但事實上,或許是這些新鮮人誤解了高等教育的意義。(圖/Ed Brambley@flickr)

約莫七、八年前,有一位明星高中的資優生寫了一張兩頁的信紙給我,內容大致上是:他從小到大成績優異,拿100分如探囊取物,總成績排名永遠是最「孤獨」的自然數「1」。

但他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因為競爭帶來的快感而樂在其中,還是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到了高三,這種內心的不踏實感如排山倒海般湧現,他開始疑惑自己考大學的目的,是否只是為家庭再增添一次榮耀?

像這樣到了高三才開始徬徨的優秀學生,我相信很多老師都曾經遇過。這些學生能力好,但心靈空虛,不知為誰拼戰!

台灣的教育制度僵化,考試領導教學,學生常常會感覺自己念了十幾年的書,但似乎什麼都沒學到,只是順著學制漂浮而已。晃眼到了高三,在緊迫的壓力之下,對自己的質疑及制度的反彈也就越來越大。

所以,如果要談論「為什麼考大學」,我建議報考大學前的應有的準備與理解有「三度三量」...

全文及系列深度專題內容,請點此購讀。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