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烏克蘭「戰爭」,是美國一手炮製?

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民眾正在接受軍事訓練。(美聯社)

烏克蘭會不會爆發戰爭?俄國普京已經部署重兵(超過十萬人)在邊境,隨時都有可能直搗基輔。很多評論家主張關鍵在美國,當然,在俄烏危機中,美國迄今一直都是秉持「對抗」的思維中來處理。相對地,中國在這場危機的立場上始終秉持「平穩對話」的立場來看待。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在2/12呼籲北京為烏克蘭發聲,「中國政府樂於批評澳大利亞……但對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邊境集結的問題卻保持著冷淡的沉默」。

從去年12/21普京首度表示由於北約「步步緊逼」,俄羅斯已經「退無可退」,如果西方繼續如此,俄將以「軍事技術措施」來回應。接著就是一連串地俄軍集結與相關的軍事部署,讓烏克蘭危機成為2022開年以來最重要的國際焦點。北京顯然也關注到這個局勢的發展。不過,在北京冬奥開幕,習近平與普京2/4會面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明白指出「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國際體系的主流」,「國際社會對於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呼聲更加強烈」,北京反過來批評美國「這是在玩一個既不道德又很危險的遊戲」。

換言之,北京在這場俄烏危機中已經定位為美國人在操弄「迫切的危機」。北京官媒《環球時報》在2/6社評〈华盛顿离乌克兰前线最远,却对战争最急迫〉,文中直指,「華盛頓離烏克蘭前線最遠,卻對戰爭最急迫,而俄羅斯和烏克蘭作為當事雙方卻一再表示不願打仗,不打算用武力解決問題。」儘管北京如是考量,但如果普京真是注意到「國際社會對於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呼聲更加強烈」那麼為何不能在這場危機中立即撤軍,讓和平馬上就成為國際真正的主流趨勢呢?(這也顯示了中俄的和平概念與美國和西方的觀點不太一致)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AP)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AP)

普京在與拜登舉行視訊會談(2021/12/7)後,馬上針對西方發表可能動武的嚴厲講話。指出「自(2021年)11月中旬以來,美國頻頻警告稱,莫斯科可能在策劃『入侵』烏克蘭,並威脅對俄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俄羅斯表示否認,同時對西方亮出『紅線』,提出安全保障倡議」。明顯地在對美國表達強烈抗議。拜登與普京的這場視訊會談明顯地是失敗的。

相對地,美國拜登總統2/2宣布向歐洲東部增派近3000名美軍,首批戰鬥人員陸續抵達德國和波蘭。這是美軍繼撤出阿富汗、伊拉克之後最新的增兵行動。五角大樓同時也宣布,8500名美軍士兵正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隨時可能部署到東歐地區。北約成員國則預定2/16-2/17討論增兵事宜。美軍雖然未直接部署在烏克蘭境內,事實上和普京集結俄軍於烏克蘭邊境不是一樣的心計嗎?

其實,真正炒作這場「迫切的危機」,不就是普京和拜登嗎?2/12兩人做了一小時兩分鐘的電話熱線對談,拜登警告普京,倘若俄羅斯進一步入侵烏克蘭,美國將會做出果斷回應,並讓俄羅斯迅速付出嚴重代價。俄方則表示,美國渲染烏克蘭危機實在太過「歇斯底里」。同樣這場熱線對談對俄烏邊境危機的解除並無所突破。 (相關報導: 張俊華觀點:自食苦果—西方對中俄的誤判 更多文章

2021年12月7日,普京與拜登舉行視訊會議。(美聯社)
2021年12月7日,普京與拜登舉行視訊會議。(美聯社)

最新的媒體焦點議題就是拜登親自警告西方盟友「俄即將於2月16日對烏克蘭發動襲擊」的訊息,除了引發真/假新聞爭議之外,更關鍵的是拜登主動地向歐盟如此直接且明確地發表這樣的訊息,異於2014年烏克蘭危機時,當時美國情報官員阻止了歐巴馬政府向北約透露敏感訊息,如今拜登政府直接「放出風向球」,示美國的策略已經改變,是想影響整個局勢呢?還是要加速這場危機的爆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