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常聽到前輩們會互相抱怨「一代不如一代」,但事實真得是如此嗎 ?
在網路科技快速發展下成長的年輕人,不論是信念、價值觀,或是對於未來的期許,早已跟上一代截然不同,老人們總是用自己舊有的標準、思考模式要求新一代年輕人,當然他們的期望會落空。《你以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的決勝點》作者克麗絲朵‧卡達基雅(Crystal Kadakia)說過:「沒有不爭氣的問題,只有被誤解的真相!」
大家最常提到一個新名詞「新常態」,你能想像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秩序,從食衣住行、旅遊、社交,現在全部都產生結構性的大轉變。購物從「線下」轉到「線上」,想看電影,電視劇,只要付費加入線上影音串流平台,讓你隨時隨地看到飽;吃飯叫外送,買東西靠網購、想運動在家跟教練遠端做訓練;通勤途中不是看劇、打怪、回line,就是上Spotify聽音樂,或是上podcast聽些有的沒的新知識。
靠著一台電腦、一支手機,就能讓你「足不出戶」完成老闆交辦的工作事項,處理生活所需,也能交到新朋友。這場虛擬的人生大戲,除了帶來新的生活體驗,也提供年輕人許多新的商機。重點是,你的動作是否夠快,能夠抓住潮流,能夠跟上這波轉機。
除了改變,你別無選擇
有位傳統產業的二代,問小黛他該如何帶領團隊做轉型,才能確保成功地改善目前的困境。我很直白地回他:「基本上,世界上沒有百分百成功這檔事,但~只要事先做好風險評估、準備,最重要的就是付諸行動,做了再說,邊做邊調整。只要願意改變,就有成功的機會。」轉型所代表的是思維的改變、商業模式的改變、做事方法的改變;轉型表示你必須跳脫框架,讓改變成為日常,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善循環。
疫情衝擊下,各行各業都受到巨大影響,有些人深受其害,有些人卻能從中發掘新商機。以前大家認為的「懶惰」,其實是效率的提升,用較少的時間創造更好的成果;前輩經常抱怨年輕世代的「自以為是」,其實是年輕人願意接受挑戰,展現勇敢的創業精神。新世代追求階段性的「工作目標」,已取代過往大家看重的忠誠度。忠於自我的成長,不追逐世俗眼光,才能打破權威的制式框架。
老一輩的人不願面對現實,終究會被淘汰在時代的洪流裡,年輕人你必須跟上腳步,因為這是你們的時代,一個可以自我訂定準則的創新年代。以前十年磨一劍,現在你可能必須在兩、三年內,就要準備好出鞘,到戰場上與人廝殺。在此,小黛分享幾個自我提升職場發展力的重點,如果你想比別人更早嗅出自己的商機,你就要比別人更聰明的努力。
1.持續練功找出最佳時機
在我們周遭,只有1%的人能夠幸運地獲得老天的眷戀,除了身逢其時還能得到貴人相助;對於欠缺的或是不足的,我們只能自己創造。三十歲前你缺是本事,所以你要練好工作技能,做足所需的基本功;到了40歲,如果你已練就一身好功夫,這時你就要找到對的棲身之所(地利),你要廣結善緣(人和),更要懂得自我行銷,讓伯樂可以一眼就看到你這隻千里馬。 (相關報導: 面試後等不到錄取通知!她急打電話詢問卻收到「7字回應」,過來人一針見血道破職場殘酷真相 | 更多文章 )
2.永遠都有更好的方法
年輕人容易給人「毛毛躁躁」的錯誤印象,所以你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學習好的職場情商;除了展現你的熱情、你的抱負,要做重要、關鍵性的工作。現在大家都在談5G發展、大數據分析、影音串流、網路商機、無人接觸模式,你就要往潮流走。雖然念的不是主流科目,你可以透過自我學習,加強新知識、新技能,例如學習如何寫程式,如何操作線上行銷活動,如何進行異業結盟,如何把傳統的舊商品,重新包裝成酷炫新品。你要創造公司的價值,並帶進業績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