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零成本創業自己當老闆?過來人曝2方法,一個人也做得到

如何零成本創業?(示意圖/pakutaso)

不論你今天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 還是你已經是出社會一段時間的人,你會看到這篇文章就代表「你稍微有想要自己出來創業的念頭」,對吧?

現在個人品牌快速發展的時代下,也許你多多少少聽過「個人品牌」這件事,但我相信你可能還矇矇懂懂,甚至是有聽沒有懂,沒關係畢竟這是學校老師沒教過我們的,所以你不熟悉很正常。

當然,創業這條路上沒有一套完整的SOP,學校老師更沒有教我們該如何創業,不過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自己做低成本的電商、個人品牌創業的話,我們就一起往下閱讀吧,一起來看看如何自己創業吧!

創業的失敗率最短命創業排行(實體行業)

在講自己如何創業以前,我們先看看一項數據統計:「大部分創業1年後仍存活的比例大概只有10%,創業5年後仍存活的比例大概剩下1%。」

從數據上你就可以看出來:「創業的存活率真的非常的低」,所以從以前到現在才會有家長不斷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想著要創業,因為很容易開什麼都倒閉」,可是你確定創業真的都會失敗嗎?難道沒有一個是這世代可以嘗試的創業嗎?

這邊再給你一項數據,根據104人力銀行公布的資料,最多人陣亡的產業就是餐飲業(包括雞排店、手搖飲店、咖啡店等等)比例共佔了24.8%,還有餐館(包括餐廳、熱炒店)佔了15.5%,服飾業佔了13.9%

至於創業最短命的行業,你應該也猜的到,就是那些「開餐廳、賣雞排、飲料店、早餐店」等行業,都是你最常聽到別人最直觀的創業想法,通常這樣的創業存活天數都不會撐到30天,但是你往下看到「網際網路相關」的創業,陣亡機率就可以降低非常多,甚至只有2.9%的陣亡機率,難道你不想嘗試看看嗎?

各大行業創業的陣亡機率。(圖/慢活夫妻提供)
各大行業創業的陣亡機率。(圖/慢活夫妻提供)

開始就要降低創業陣亡率

看完了上一段落的創業陣亡統計數據後,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些小型創業總是這麼容易倒閉?」

這邊我提供一下我的看法,我覺得開公司創業就像是你在篩選投資標的一樣,所以一間公司的「淨利」就顯得很重要,當然如果你往淨利的上一層去看,你就必須了解到「產品成本佔了多少」,通常你也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嘛。所以簡單一點來說,你要創業的話你應該是要盡量挑選「毛利率高(商品利潤高)」的產品去做創業

所以回到主軸,網際網路相關的創業陣亡機率比較低的第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有比較大的獲利空間和比較低的成本」。說穿了,網際網路基本上就是非常非常低成本的一種創業模式,會比起你開咖啡廳容易許多,因為一開始網路相關的創業就不用耗費大筆資金在店面裝潢還有店租上,再加上類似個人品牌的創業不是走薄利多銷的形式,自然陣亡的機率就不會這麼高!

(圖/慢活夫妻提供)
(圖/慢活夫妻提供)

【開咖啡店的補充】:

現如果創業想開咖啡店,路易莎和星巴克是你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圖/慢活夫妻提供)
現如果創業想開咖啡店,路易莎和星巴克是你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圖/慢活夫妻提供)

當然我這邊不是說開咖啡店絕對會創業失敗,只是說相對於利用網路經營的電商、個人品牌來說,開咖啡店失敗率真的會多了一些!

其中最大原因就是咖啡店一開始的創業成本真的太高,包括所有的裝潢費和店租等等,你覺得你拿出自己的積蓄後可以打贏『 路易莎咖啡 LOUISA COFFEE 』的機率有多少?說難聽一點,今天只要路易莎一開始就跟你做一模一樣的事,開間一模一樣的咖啡店在你的店旁邊,你的店馬上就會生意不好了。

其實大家會選擇路易莎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路易莎有他的「品牌效應」,其實這就跟投資股票很像,你會投資星巴克也是因為星巴克有「品牌效應」,所以星巴克才可以簡單地擊敗自己創業的咖啡店。

PS:開咖啡店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只是你一定要想出你和「路易莎」、「星巴克」不一樣的地方,這樣你才可以在咖啡界的夾縫中生存,吸引到屬於你的潛在客群!

如何自己創業?

回歸到主題,如果你想要自己創業的話,看到上面這麼多實體店面失敗的例子,再加上如果你一開始沒有這的多的資金、人力,你要經營一間實體店面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相關報導: 副業女王詹子晴,4年內坐擁7家公司!32歲當闆娘氣勢十足,超強創業5心法曝光 更多文章

所以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朝著網際網路的相關產業去思考的話,你可以用比較少的人力,然後可以得到比較高的商品利潤,那發展「電子商務」、「個人品牌」或許對你來說是個好選擇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