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地圖!倫敦17處藝術地標大公開

中國藝術家劉小東2013年與利森畫廊合作,在倫敦馬里波恩區寫生。

倫敦是現今最重要的藝術中心之一,也是藝術愛好者必前往朝聖的城市。四處林立的美術館、學院與商業畫廊是倫敦重要的藝術地標,市中心最昂貴的梅費爾(Mayfair)和蘇活(Soho)區聚集了不少大牌的商業畫廊,較具實驗性的小畫廊則在東南區發展,與市中心呈現不同的活絡光景。如果感到不得其門而入,《Time Out》周刊是旅人最好的朋友,每週的更新線上展演活動,包括展覽、演唱會、音樂會、戲劇、電影、舞蹈等實用資訊。實體《Time Out》可在倫敦各大地鐵站與街頭免費取得(雖然可遇不可求),利用網站與應用程式工具查詢也非常方便,可藉此先了解在倫敦停留期間有哪些活動,再從中選擇有興趣的主題,是最有效率的參觀方式之一。

市中心區:大牌畫廊必爭之地

精品名店林立的牛津街、攝政街貫穿在梅費爾和蘇活一帶,往東是柯芬園,向南近劇院匯集的皮卡迪里圓環。梅費爾(Mayfair)是倫敦最昂貴的地段之一,英國最具聲望的皇家藝術研究院就位於此區,國際大拍賣行蘇富比與佳士得也設點在此。國際知名藝廊為爭取更多商業機會,努力吸引東歐、俄羅斯與中東地區的藏家,近年來紛紛進駐倫敦,本地部分商業藝廊也漸往市中心移動,梅費爾區成為必爭之地。市中心藝廊集中的區域約略在地鐵Oxford Street, Bond Street 與 Picadilly Circus三站之間,散步距離內就有二十家以上知名畫廊。

皇家藝術研究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

皇家藝術研究院是英國最具威望的藝術研究機構,1768年由喬治三世成立,歷經幾次遷移,1868遷至市中心的柏林頓府(Burlinton House)現址。院士由皇家藝術研究院大會選出,上限為八十人,必須是活躍於英國的藝術專業人士。英國最有名的當代藝術家如透納(J.M.W.  Turner)、康士坦堡(John Constable)、麥可克雷格馬丁(Michael Craig-Martin) 、 大衛哈克尼(David Hockney)、彼得布雷克(Peter Blake)與崔西艾敏(Tracy Emin)都在其中,是對英國藝術家專業與學術成就的極大肯定。除了定期舉辦特展,皇家藝術學院依循成立之初的傳統,每年夏季固定舉辦大型展覽,展出院士作品並開放公開徵件,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徵件展覽,在2014年度展出的作品就超過1200件,是倫敦夏季除了溫布頓以外的另一件盛事。

2014年皇家藝術學院Anselm Kiefer特展現場。圖:http://ppt.cc/wlu0
2014年皇家藝術學院Anselm Kiefer特展現場。圖 / 網址

Hauser & Wirth 1992年在蘇黎世成立,2003年在倫敦皮卡迪里設了第一間畫廊,建築前身為名建築師Edwin Lutyens1922年所設計的銀行,代理過的藝術家包括Louise Bourgeois, Paul Macarthy 與Martin Creed等等,是歐洲最有名的畫廊之一,也於紐約設點。2010年Hauser & Wirth擴點至倫敦Mayfair區的薩佛街(Savile Row),2014年更具發展野心,在離倫敦兩個半小時火車的小鎮Burton, 以當地舊有的農舍建築為基礎,建構了一個藝文與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