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我確診了,該隔離7+7、3+4還是0+7?一文看懂最新居隔天數懶人包

防疫隔離天數究竟是「7+7」、「0+7」還是「3+4」呢?詳細規定一次看懂。(示意圖/取自Unsplash)

新冠疫情肆虐,隨著國內BA.5盛行,恐將迎來新一波疫情高峰,且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警告,「重複感染」是下一波疫情的重要特徵,確診過BA.1、BA.2的人將感染到BA.5,意味著人人都有可能中獎。而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的最新防疫措施,針對不同身分類別有百百種,但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入境者防疫到底是要「7+7」或「0+7」還是「3+4」呢? 《NOW健康》為大家整理防疫小重點。

1. 「7+7」是什麼?遵守對象為居家照護的確診者

「7+7」:居家隔離7天加上自主防疫7天。

當我確診時要採取哪種隔離方式?指揮中心宣布,自5月8日起採「7+7」。居家照護的確診者只需要遵守7天居家隔離和7天自主健康管理。當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7天,無須採檢可直接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居家照護的確診者採「7+7」,也就是7天居家隔離和7天自主健康管理。(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居家照護的確診者採「7+7」,也就是7天居家隔離和7天自主健康管理。(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 身為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居隔規定有「3+4」或「0+7」

民眾身邊有親友、同事、同學確診,自己該隔離嗎?指揮中心公告,自5月8日起,僅匡列確診者的同住親友,包含室友。職場同事與同班同學僅列為「自主應變對象」。

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修改後,僅確診者的同住親友需匡列。(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密切接觸者匡列原則修改後,僅確診者的同住親友需匡列。(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針對自主應變措施,指揮中心建議,公司若出現確診者,同仁需先評估是否為高感染風險者、是否有症狀、是否已完成3劑疫苗接種達14天以上。

公司若有同事確診,可根據上圖建議進行評估。(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公司若有同事確診,可根據上圖建議進行評估。(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若民眾身為確診者的同住親友,須遵守「3+4」或「0+7」的防疫規定,其判斷標準為是否接種3劑疫苗,未完成3劑疫苗者需遵守「3+4」,接種滿3劑者則遵守「0+7」。

「3+4」:居家隔離3天加上自主防疫4天。

指揮中心說明,居家隔離3天,其判斷為最後接觸確診者之日為第0天,被匡列時進行1次快篩,且居家隔離期間須待在家中以1人1室為原則,不得外出。而在自主防疫4天內,非必要勿出門,若需外出工作或採買,當日先進行快篩,陰性才可出門,也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但禁止到校上課、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3+4」,即隔離3天加上自主防疫4天。(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3+4」,即隔離3天加上自主防疫4天。(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0+7」:免居家隔離,只要自主防疫7天。

指揮中心在5月16日宣布,自5月17日起,針對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除居家隔離,改為進行7天自主防疫。民眾出門前需要先快篩,陰性即可出門上班或採購,但不能到餐廳內用、聚餐,或是去人潮擁擠的地方,與不特定人士接觸。但確診者同住家人是國、高中生,仍需要7天自主管理期間都待在家中,不能去學校。

打滿3劑即適用「0+7」,且同住者確診不用居家隔離,自主防疫7天即可。(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打滿3劑即適用「0+7」,且同住者確診不用居家隔離,自主防疫7天即可。(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3. 從國外回來的民眾注意!入境居家檢疫採「3+4」

編按:入境新制自10月13日開始實施「0+7」防疫規範,入境者不再需要居家檢疫,改採7天自主防疫,外國團客、境外生及移工都適用「0+7」。完整文章:「0+7」上路,入境不用居家隔離!一圖看懂防疫措施懶人包

「3+4」:入境者採居家隔離3天加上自主防疫4天

民眾在入境時(第0天)需要於機場、港口配合採集深喉唾液檢體,進行PCR檢測,並配合「3+4」的3天居家檢疫,加上4天自主防疫。 (相關報導: 如何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確診?醫師一圖揭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最大差異,出現4症狀盡快就醫 更多文章

指揮中心表示,入境檢疫「3+4」於6月15日0時起上路,與先前最大不同的規定是,民眾在4天自主防疫期間可以在快篩陰性後出門,且除從頭到尾都1人1戶隔離以外,也能選擇前3天在防疫旅館,後4天返家1人1戶隔離。所謂「1人1戶」可使用自家住宅,親友住所或「防疫旅宿」,但不可與人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