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機放錯位置,效果直接打對折!專家曝4大使用禁忌,這樣開室內溼度秒降又省電

除濕機用錯,小心效果大打折扣!(示意圖/取自photo-ac)

夏天氣候長期濕漉漉,就算不開冷氣也要用除濕機除濕,否則容易有霉味出現。除濕機看似放在角落開機就能使用,但其實有很多禁忌要注意,用錯隨時無效,甚至影響皮膚。

除濕機使用4大禁忌

1. 擺放位置有學問

由於除濕機一般都比較大,很多人會放在牆邊以免阻礙,但其實這會影響除濕效果,特別是進風口在機背更有可能讓機身過熱。最好是放在室內的正中央,保持周圍通風,也可以配合風扇使用。

2. 不應在除濕期間在同一環境

除濕機運作時使產生熱風,有機會對人造成不適,以及出現皮膚水分不足產生敏感的問題。因此,建議除濕機運作時不要留在同一個環境。

3. 除濕都要關窗

開冷氣要關窗眾人皆知,但其實開除濕機都要關窗,目的是減少室外濕氣流向室內。同時,也可以把開櫃門,減少封閉空間的濕度,減低發霉的情況。

4. 定期清洗濾網和水箱

大部份的家電都要定時清潔,以延長壽命和效果,除濕機同樣是這樣。如果太久沒清理就會影響到除濕效果和散熱。同時最好每天都把水箱的水倒掉及清洗,以免過滿影響除濕表現。

皮膚科醫生教正確用除濕機5大要點

1. 為什麼開除濕機?

開除濕機,當然是因為濕度高,令人不舒服。除了令環境變乾爽,開除濕機同時也可以預防皮膚病互相傳染機會。

陳厚毅指出,潮濕發霉的黴菌對人體無害,不過環境潮濕會增加真菌的存活時間,如果與皮膚病患者共用物品,會增加感染風險,除濕機有助令環境變乾。

2. 除濕機除到越乾越好?

陳厚毅指出,長時間開除濕機或除濕馬力全開,會使環境濕度突然轉變,有機會引發皮膚病,例如皮膚乾燥、銀屑病(俗稱牛皮蘚)、濕疹等。

其中濕疹是一種慢性過敏皮膚病,主要和外界環境有影響,而濕度及溫度突然轉變正式誘發濕疹的主因。

有研究亦指出,長期開除濕機會增加20%患濕疹的機會。因為環境一下子變得乾燥,有皮膚病患者在用完除濕機後令病情嚴重,因此抽得越乾皮膚反而有機會變得更差。

3. 濕度應保持多少?

許多人認為潮濕便不使用保濕,但其實周遭環境濕度高並不代表人體皮膚有足夠水分,尤其開除濕機後如感到皮膚乾燥,應塗上適當的保濕霜。

陳厚毅建議居住環境的濕度應保持在70%以下,環境不會因太潮濕而滋生霉菌,同時也不會過份乾燥。

4. 全晚睡覺開除濕機好嗎?

睡覺有時候會覺得潮濕,因此很多人會開著除濕機希望睡個好覺。不過,陳厚毅指出,濕度會隨著除濕機是否開著而改變。

整晚7~8個小時長期開著,會讓環境越來越乾,導致鼻敏感發作、濕疹、哮喘等,因而影響健康及睡眠品質。

5. 除濕機水可以再用?

除濕機抽出的水是細菌的溫床,容易滋生真菌及細菌,所以不建議將除濕機水用作其他用途,例如清潔或澆花。因為細菌會隨著除濕機水或氣流帶到環境中,如果接觸了身體傷口有機會導致感染。

除了引致皮膚問題,隔塵網的塵蟎會滋生繁殖,吸入後會導致呼吸不順暢、流鼻水、氣管敏感、鼻敏感等症狀。 (相關報導: 除濕機千萬別睡覺時開!台電曝3個NG使用方法恐釀災,搭配2個小撇步就能發揮最佳效率 更多文章

除濕機對皮膚有影響?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當長時間開除濕機或除濕機馬力開太大時,會讓環境濕度突然轉變,有機會引發皮膚病,如牛皮癬和濕疹(濕度突然轉變誘發)。有研究反映,長期開除濕機會增加 20% 患濕疹機會,因此即使開除濕機,也應保持在 70% 以下即可,不要因除濕令環境過分乾燥。想知如何避免除濕機影響皮膚,就要用以下4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