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局12月7日舉辦111年度創新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共有臺灣大學、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等23所學研單位共同發表51件計畫研究成果。這次創新研究成果分為「前瞻策略與管理」、「農村再生」、「工程技術發展」、「軟體防災應用」、「基礎試驗研究」及「新興科技應用」六大主題,透過產、官、學、研等現場跨領域技術交流,以提升國內水土保持技術創新與發展。
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因為極端氣候造成的大規模土砂災害發生頻率越來越顯著,複合型災害風險也更勝以往,而這些天然災害也讓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及坡地保育,面臨災害威脅的頻度遠超過以往。因此透過創新研究計畫,廣納學研專家前瞻構想及新興技術,希望用循序漸進推動基礎研究、規劃前瞻策略及行動方針,有效的減緩及調適外在環境衝擊,並達到水土保持與農村再生賦予之立法目的。 (相關報導: 全球暖化的危險後果!西伯利亞永凍土解凍 古老「殭屍病毒」重現世間 | 更多文章 )
水土保持局表示,本年度研究成果豐碩,包括新技術研發、跨域技術整合及促進基礎科學發展等內容,後續成果將持續發表於國內外重要期刊及研討會,另外也會在水保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每週二上午seminar專題討論線上直播分享,歡迎民眾一起專注點閱瀏覽。而這些研究成果都將公開於技術研究發展平台,供產官學研各界交流應用,藉以激發更多創新思維及帶動研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