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同是美軍戰場,伊拉克、阿富汗命運大不相同

2021年7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伊拉克總理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AP)

「伊拉克的主要戰鬥行動已經結束,美國與盟邦獲勝,今後將致力於維護這個國家的安全並展開重建……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為了自由與世界和平而戰,成就令美國與盟邦感到驕傲。」

2003年5月1日,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

「美軍在伊拉克還是會有角色,繼續訓練、協助,必要時對付伊斯蘭國(ISIS)。但是在今年結束之際,我們的戰鬥任務也將結束。」

2021年7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

7月下旬,伊拉克總理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造訪美國白宮,與拜登總統進行雙邊會談。會後記者會上,拜登做了一項歷史性的宣示:今年年底,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將正式結束。

這項宣示令人感慨萬千。2003年3月小布希發兵入侵伊拉克,展開美國歷史上最愚蠢的一場不義之戰;5月1日,戰火點燃還不到兩個月,小布希登上美軍航空母艦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大剌剌宣示「主要戰鬥行動已經結束」。

美國歷史上最愚蠢的一場不義之戰

事實卻是伊拉克從此兵連禍結,深陷教派與民族鬥爭,成為恐怖組織「孵化器」。2007年1月,小布希宣布對伊拉克增兵2萬人。2011年12月,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從伊拉克全面撤軍,但是「伊斯蘭國」勢力野火燎原。2014年6月美軍重返伊拉克,以大規模空襲協助政府軍作戰。2017年12月,伊拉克終於完全光復伊斯蘭國割據的領土。

伊斯蘭國(IS)最高領導人巴格達迪(AP)
伊斯蘭國(IS)最高領導人巴格達迪(AP)

伊拉克戰爭開打、小布希登上林肯號18年之後,美國總統再度宣示「結束伊拉克戰鬥任務」,是否能夠徹底終結美國在穆斯林世界的「永無止境的戰爭」(forever wars)?或許有希望。

其實目前駐伊拉克約2500名美軍早已不再戰鬥,最重要的任務是為伊拉克政府軍提供「訓練與顧問」,進行情報蒐集與分享。而且此一任務型態未來仍將持續,拜登與卡迪米當天絕口不提「撤軍」,五角大廈也尚未說明從2021年1月1日開始,會有多少美軍留在伊拉克。許多分析家甚至研判,伊拉克美軍將維持目前的規模。

阿富汗政府是扶不起的阿斗,美軍離去之後就如風中殘燭

與美軍將在8月底之前撤離的阿富汗相較,伊拉克雖然也是不宜入、不可居的危邦與亂邦,但巴格達(Baghdad)政權至少還可以維持局面,今年10月將舉行國會大選,不像喀布爾(Kabul)政權是扶不起的阿斗,美軍離去之後就如風中殘燭,分析家普遍預期神學士(Taliban)幾個月內就會兵臨城下。

伊拉克是石油生產大國,在中東的處境也遠優於阿富汗在中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與約旦都希望伊拉克局勢保持穩定。伊朗與沙國兩大世仇最近開始在巴格達進行會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今年6月連袂訪問巴格達,全力相挺。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太空旅遊朱門酒肉臭,地球窮國路有餓死骨 更多文章

阿富汗呢?阿富汗鄰國眾多,與巴基斯坦關係尤其密切,近年中國也開始做經濟與外交的介入,但喀布爾當局很難得到區域國家的強力奧援,巴基斯坦對神學士的支持更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美軍撤離阿富汗的決定,讓這個中亞國家的未來再次陷入高度不確定之中。圖為喀布爾的藍色清真寺與一位阿富汗小女孩。(美聯社)
美軍撤離阿富汗的決定,讓這個中亞國家的未來再次陷入高度不確定之中。圖為喀布爾的藍色清真寺與一位阿富汗小女孩。(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