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大選3月9日即將登場,右派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候選人尹錫悅,對決左派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韓國研究主任車維德近日投書《外交政策》表示,儘管本次大選仍屬傳統的左右對決,但兩派陣營在多項外交政策上首次出現明顯分歧,選舉結果不論如何,恐怕都將對美國產生不小影響。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26日刊出車維德(Victor Chia)專文指出,南韓大選兩大陣營——保守派及自由派——除了長期對北韓持不同態度之外,這次選舉也反映雙方在美韓軍事同盟、與中國關係、能源與氣候問題,以及是否加入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議題上,意見大相逕庭。
車維德表示,南韓在「自由 ∕ 進步」及「保守」派別劃分上,很大程度取決於對北韓(朝鮮)的態度。代表自由派的現任南韓總統文在寅支持與北韓保持密切來往,並將北韓核武(朝核)問題視為北韓政權不安全及政治孤立的表現,同時也大力推動和平宣言、朝鮮半島經濟發展及人道主義計畫。相反地,目前在野的保守派則主張對北韓採取強硬政策。
本次大選中,代表保守派參選、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候選人尹錫悅,憑藉過去擔任檢察總長的經歷,這次以「鐵面無私檢察官」的形象角逐總統大位。另一頭,自由派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京畿道知事李在明,則標榜工人出身、人權律師出身,要傳承文在寅衣缽。

恢復美韓聯合軍演?
車維德表示,兩派陣營分歧的外交主張,都將對美國對外政策產生影響。其中,「是否恢復美韓聯合軍演」即是關鍵的分歧點之一。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於新加坡會面後,便單方面宣布取消與南韓的大型聯合軍演。
車維德表示,目前自由派候選人可能擔心激怒北韓,並未明確承諾恢復聯合軍演,但保守派看來似乎有意願恢復。他也強調,恢復聯合軍演對美國的重要性在於,無限期暫停軍演恐將影響美韓雙方的軍事部署,也容易削弱美軍在朝鮮半島的威信,進而引發北韓產生情勢誤判。
此外,由於自韓戰結束至今,美軍仍擁有南韓軍隊的戰時作戰指揮權,自由派執政黨便將早日完成戰時「作戰管制權」( OPCON)移轉列為重點執政目標。車維德表示,美國原則上希望南韓能在滿足相關先決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移轉,以防在準備不足導致同盟陷入險境。

核能問題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核能問題成為南韓政壇兩派爭論的熱門議題。目前執政的自由派文在寅政府喊出非核家園、力推逐步淘汰(phase out)南韓民用核能,在野黨對此則持反對意見。
車維德進一步分析表示,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核能對南韓的能源轉型十分重要。此外,在文在寅政府提出反核政策前,南韓其實是全球主要的核能國家之一,更曾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外銷核子反應爐機組。 (相關報導: 文在寅送給貪污前總統的新年禮物:特赦朴槿惠今生效,剩下17年牢獄與150億罰金都免了 | 更多文章 )
因此,車維德認為,如果本次總統大選由在野黨的尹錫悅拿下,南韓可能會重返擁核路線。他表示,這對美國也是好事一樁,因為與其讓中國和俄羅斯主導全球核能市場,不如攜手南韓共同制定核子反應爐及燃料等相關安全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