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6)日通過2030雙語國家政策,為了加強國人的英語能力,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責成教育部,3個月內完成《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與《私立學校法》,擴大縣市政府設置雙語學校的法源依據,未來修法後,外僑學校將可招收本國籍學生,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表示,目前106年學年度國小13176名現場老師,具備英語專長能力比率達96.25%,搭配18個師培大學今年起啟動「全英語授課教育學程」,預計未來4年每年培養2000名全英語教育師資,台灣的英語教育可望逐步從目前的小學三年級,向下紮根到小一與幼兒園。
行政院今天討論「2030雙語國家」政策,賴清德表示,雙語國家政策有助於提升國家的競爭力,不同於以往推動之雙語政策,本次「2030雙語國家」政策,係以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而非如以往以考試為目的,重視的是提升國人英語力,而非僅有硬體環境的建置,期盼透過該方案,盼帶動全民學習英語的風氣。

由於推動教育體系的雙語活化,是「2030雙語國家」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環,因此,賴揆今天在院會特別責成教育部鬆綁法規,於3個月內完成《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與《私立學校法》配套修法工作,另外,也要求各部會提升公務人員英語力,正副首長亦應強化英語溝通能力,以利於第一時間透過國際媒體發布重要訊息。
「最小成本創最大效益」 不額外編列預算
不過,行政院「2030雙語國家」政策,並未額外匡列預算,而是以各部會既有預算勻支辦理,希望最小成本創造最大效益的,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公務人員雙語溝通,台南市政府2014年就開始推動,過去推動的4年經驗,對中央政府來說是很好借鏡。
陳美伶表示,雙語國家政策攸關國家競爭力,包括中研院院士、外國商會代表,過去一段時間都向總統蔡英文建議台灣朝雙語國家發展,由於雙語國家政策,必須靠全民一起動起來,因此,國發會這段期間密集徵詢各界意見。
陳表示,「雙語國家目標,坦白說是觀念的改變與決心,國發或與各部會溝通過程,發現各部會對於雙語國家發展,有高度共識,在與地方政府溝通過程,發部地方政府為了推動城市觀光,早就已啟動雙語政策」,台灣目前已經朝著雙語化發展,有鑒於民間的英語學習資源已經很充沛,網際網路也有24小時的學習英文資源,台灣現階段推動雙語化的硬體環境,目前已經具備。陳美玲強調,政府在政府部門公文書雙語化工作上,現階段先以外國人有需求的表單與公文書開始,先從有需求的部分開始做,讓公務人員開口就可以說英文。

日本僅到小五 台英語教育領先
范巽綠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在研議108學年度國中小學9年國教課綱,為了達到2030雙語國家的目標,教育部將全面啟動「雙語教育活化」,現行課綱已規定,國小三年級實施每周1堂課的英語教育,台北、新北市等8個縣市,因為英語師資較為豐沛,更將英語教育提前到小二、小一。 (相關報導: 賴清德推「雙語國家」國發會:2030年落實,暫不列第二官方語言 | 更多文章 )
范巽綠強調,台灣推動雙語國家化的進程,其實領先日本等國家,日本目前英語教育僅實施到小學五年級,最近為了準備2020東京奧運,才開始往下紮根。由於9年國教課綱對於各學科教學時數的調整,會牽動其他學科的教學權益,英語教學時數如果要增加,現階段有其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