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沒見過這麼不相像的兩個候選人。──BBC
一個是激昂熱血的民族「女英雄」,一個則是年輕斯文的銀行家。他們都說自己是法國人民的代言者,將會改變法國政壇的陳腐風氣、挽救法國的經濟危機。乍看之下他們有著相同的目標,只是提出的解決方式大相徑庭。極右派的勒潘(Marine Le Pen)強調「法國優先」的民族主義,認為奪回自主權、不受國際組織控制的法國才能更強大。中間派的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外交上則傾向維持現狀,推崇歐盟與全球化的國際主義。
BBC分析指出,勒潘極力「漂白」所領導政黨「民族陣線」(FN),著重關注經濟與安全議題,以抹消她父親創立FN多年來的極端色彩。可是一旦從國防與外交政層面觀察,就能清晰觀察出勒潘和馬克宏的極端對立。
雖然說,總統大選的主角是人民,人民投票時往往更在乎內政經濟,但繼英國脫歐之後,法國的外交方針可能將決定歐盟是否繼續分崩離析,也將影響整個世界的運行,究竟面對其他國家和地區時,未來總統勒潘或馬克宏的理想分別是什麼樣子呢??

俄羅斯
- 勒潘──親俄
勒潘近日才前往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她不曾批評俄羅斯2014年入侵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Crimea)的行為,反而更想和俄羅斯拉近關係,一起加強對抗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BBC報導,法媒曾踢爆FN在財務上相當依賴俄羅斯的銀行,但勒潘反駁,因為法國國內銀行多半不願意為FN融資,FN才向俄羅斯銀行尋求資金。勒潘也強調, FN對俄羅斯的立場並不受這層財務關係影響。

- 馬克宏──反俄
馬克宏反對和俄羅斯進一步交好,在烏克蘭危機議題上,他也支持歐洲各國對俄羅斯施予制裁。馬克宏認為俄羅斯「從不在乎違反國際法規」,也認為與這樣的國家打交道很危險。
馬克宏發起的政治運動「前進運動」(En Marche!)日前遭受網路駭客攻擊,他認為背後就是俄羅斯支持,和2016年美國大選反對俄國的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遭到攻擊如出一轍。
敘利亞
- 勒潘──親敘
在敘利亞問題上,勒潘承襲了俄羅斯的立場,對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沒有太多批評。4月初震驚世界的敘利亞化學毒氣攻擊案,FN的立場也和俄羅斯一樣,認為「沒有證據是阿塞德所為」,並強調在對抗活躍於敘利亞的IS組織行動上,阿塞德政府是必要盟友。
- 馬克宏──反敘
譴責阿塞德政府對人民的種種暴行,主張阿塞德應該被送上國際法庭解釋一切。

北約與國防
- 勒潘──反北約
延續對俄羅斯的熱愛,勒潘指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是冷戰時期對抗蘇聯的產物,而她認為蘇聯威脅「已不存在」。勒潘說,她會讓法軍撤出北約聯合部隊,然後將本國的國防預算在2018年以前提高至GDP的2%,在總統任期結束前提高至3%。
- 馬克宏──挺北約
馬克宏支持法國繼續參與北約,將在2025年前把法國撥給北約的預算提高至GDP的2%。馬克宏也擔心,對北約態度曖昧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讓這個組織的穩定性動搖,因此更積極與歐洲國家靠攏。
歐盟
- 勒潘──反歐盟
2016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後,勒潘也大聲掛保證要有樣學樣。她也強烈主張脫離歐元區,讓法國回到法郎的懷抱。但她也承認過,脫歐談判可能會「花上一點時間」,對脫歐的複雜度輕描淡寫。
- 馬克宏──挺親歐盟
馬克宏屬於親歐派,但他認為歐盟內部需要改革,他認為歐元區需要另外設置「財政部長」一職,歐盟也需要單獨給予歐元區一定的預算,希望能藉此改革被批過於僵化的「死水」歐元。

援助非洲
- 勒潘──支持
令人意外的是,勒潘十分支持法國增加對非洲國家的援助,但她的動機同樣出自「法國優先」,FN一直極力把移民議題和恐攻、高失業率連結,勒潘認為,幫助非洲國家可以減緩湧向法國的移民、難民潮,如此一來就能減少法國國內的恐怖攻擊案。
- 馬克宏──支持
馬克宏也積極支持法國增加對外援助,還打算前往非洲探視法國的海外駐軍。馬克宏希望藉由增加援助,強化非洲國家的國防自主防禦能力。 (相關報導: 法國總統大選倒數3天!中間派馬克宏電視辯論受肯定 民調大勝極右派勒潘 | 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