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奧運將在2022年登場,然而,有鑒於中國迫害人權的種種惡行,德國在野議員跨黨派呼籲抵制這場體育賽事,強調對人權迫害默不作聲,這本身也是一種表態。不過德國國會的運動委員會主席認為,抵制2022北京冬奧將以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作為代價,並且對抵制賽事的效果表示懷疑。
2022年2月中國將於首都北京舉辦冬季奧運。這場冬奧意義重大,因為這可能成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場如期舉行的大型國際運動賽事;另一方面,2022北京冬奧也有其政治意涵:這是中國展示國力、習近平展示個人威望的最佳場合。現在,德國的政治人物正在爭論不休—究竟該不該因為中國迫害人權的行徑抵制這場賽事?

德議員:對人權迫害默不作聲,也是一種表態
德國聯邦議會的在野黨成員呼籲聯邦政府,應該抵制2022北京冬奧。擔任國會人權委員會主席的自民黨(FPD)議員延森(Gyde Jensen)向《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表示:「若對世上侵害人權最嚴重的行為(比如在新疆發生的事情)默不作聲,也是一種政治表態。」
因此,延森急迫地認為,政府必須抵制2022北京冬奧。他說:「若是德國高層的政治人物藉由允許自己公開出席(2022冬奧),來成為共產黨政治宣傳的一部分、做出對共產黨有利的事情,這將會是一個致命的信號。」延森希望德國的運動協會以及德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能夠「向運動員們現場解釋人權情況,並藉此使他們認知到,運動不能與政治脫鉤。」

人權專家:國際奧會、運動聯盟、相關企業都有責任
同時,人權專家、綠黨(die Grüne)議員包瑟(Margarete Bause)也向《周日世界報》說:「中國對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進行有系統性的人權迫害已有數年之久。全世界眼睜睜地看到,中共在香港違反國際法,而異議分子則被關進牢中。」
Olympische Winterspiele in Peking, Eishockey-WM in Belarus oder Fußball-WM in Katar.Immer wieder stellt sich die Frage, welche Verantwortung der Sport für die #Menschenrechte trägt? Dazu diskutieren heute @MargareteBause und Claudia #RothZur Anmeldung: https://t.co/TW7OxNjOwO pic.twitter.com/7HgNXeyhjc
— Ssaman Mardi (@SsamanMardi) April 14, 2021
包瑟認為,世界不能無視這樣子的罪行,必須「在政治上取締」這些運動賽事。因此,她認為發動政治與經濟上的抵制是必要的。如果政治人物對此議題視而不見、敬而遠之,其本身也是一種清楚的表態。因此,不論是國際奧會、運動協會或是運動相關企業,通通都有責任。包瑟說:「我對贊助商的期待是,希望他們不要成為專制政權的幫兇,這可是一個踐踏人權的專制政權。」
執政黨議員:抵制要有效果才有意義
不過,擔任聯邦議會運動委員會主席的社民黨議員弗萊塔格(Dagmar Freitag)對上述言論表示懷疑,他對《周日世界報》說:「從我的觀點看來,抵制北京冬奧只有在很多國家一起進行,而且要能帶來顯而易見的持續效果時,這一切才有意義。」
弗萊塔格認為,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和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也都發生過抵制,不過「最終都只是淪為以運動員為代價的無意義乒乓」。當年,西方民主國家對1980年的莫斯克奧運先發出抵制,後來以蘇聯為首的東方共產集團也在4年後的洛杉磯奧運「反抵制」,此後國際社會對於體育賽事祭出「抵制」手段也更加謹慎。 (相關報導: 說好的抵制呢?中國拒買洋貨僅三天熱度,H&M、NIKE祭出折扣被搶購一空 | 更多文章 )

不過弗萊塔格也強調,這並不代表民主國家的政府不該表態:「政治與體育的表態當然非常重要,而且能夠帶來真正的影響,比方說今年年初,關於白羅斯本來要舉辦冰球世錦賽的相關討論。」弗萊塔格說的是今年1月,白羅斯舉辦冰上曲棍球世界錦標賽的資格遭到取消。除了疫情因素以外,該國政治局勢動盪也有關係:白俄羅斯現任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被認為在去年的大選舞弊,白俄羅斯的反對派與民間團體也因此在先前不斷呼籲取消主辦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