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以賓拉登為首的恐怖組織「基地」使美國本土遭受最嚴重恐怖攻擊,4架民航班機被挾持,其中2架衝撞紐約世貿大樓「雙子星」,1架班機衝撞五角大廈,第4架客機則墜毀賓州荒野,總共造成近3000人罹難。
同年10月,美國時任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宣布與北約(NATO)盟友一同展開「持久自由行動」(Operation Enduring Freedom),對窩藏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阿富汗神學士(Taliban)政權展開反恐戰爭。10月11日,小布希充滿自信地表示:「這場戰爭將持續到把基地(Al Qaeda)組織繩之以法為止,我們會勝利的。」
阿富汗戰爭一打就是20年,為美國史上最漫長的戰爭。雖然成功擊殺九一一攻擊主謀賓拉登,但幾乎毀掉阿富汗,奪走4萬多人的無辜生命,使百萬人流離失所,美軍損失2300多名將士,花費超過2兆美元(約新台幣56.7兆元)公帑。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4日對全美國人發表演說,將在今年9月11日之前從阿富汗撤出所有美軍,終止這場戰爭。這是前幾位美國總統的夢想之一,拜登強調美國迄今已沒有在阿富汗駐軍的正當理由,但他承諾美國將繼續在阿富汗開展外交和人道工作,並支持喀布爾政府。
拜登在演說表示:「我現在是第4位負責駐阿富汗美軍問題的美國總統,兩位共和黨總統、兩位民主黨總統,我不會把這個責任交給第5位總統,是時候結束美國最長的戰爭,是時候讓我們的軍隊回家了。」

撤軍決定獲得了民主黨全力支持,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上表示:「我認為拜登總統已經提出了謹慎周全的計劃。總統不希望戰爭永無止境,美國人民也是如此。」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表示贊同:「年復一年,以往軍事統帥向國會和美國人民聲稱,我們在阿富汗的困境終將好轉,但最終我們只是處於一個惡性循環。」
與十多年前相比,美國今日距離贏得這場戰爭並沒有更近一步。「在華盛頓,終止一場戰爭比發動一場戰爭更難,」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執行長隆佩(Lora Lumpe)指出,「拜登此一決定,證明了即使是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也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白宮應當為擺脫這場長達20年的戰爭而受到讚許。」
因反共合作 為反恐結仇
美國與神學士的恩怨歷史始於1980年代。當時蘇聯入侵阿富汗,各個阿富汗伊斯蘭聖戰組織奮起,在美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提供武器支持下,擊退蘇聯的侵犯。其中一個便是發源於南部重鎮堪達哈(Kandahar)的遜尼派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武裝組織──神學士。1989年蘇聯軍隊撤離,武裝組織內戰不斷,聲勢最浩大的神學士作戰雷厲風行,1995年9月控制了阿富汗首都與近90%國土。 (相關報導: 結束美國史上最長的戰爭!拜登:九一一事件20周年紀念日,阿富汗美軍全部撤離 | 更多文章 )
神學士最高領導人歐瑪爾(Mullah Mohammed Omar)組建了他理想的伊斯蘭社會,強烈排斥異端,全國禁絕電影、音樂等一切公眾娛樂活動,唱歌、寫詩、聽音樂都是非法行為。此外女性受到極大壓迫,女校全部關門,使她們無法接受教育,幾乎被排除於公共生活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