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去世的消息發出後,中國社交媒體受到審查,大量帖子來自官方媒體。但依然出現了廣泛的悼念,網民從各個方面分析江澤民的政治遺產,並表達了對他和他所在時代的懷念。
中國網民尤其聚焦江澤民的個人風格,突出了對他的讚美和欽佩,從中可以一窺當今中國普遍存在的社會情緒。
江澤民自1989年開始擔任中國領導人,執政13年。在他執政期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參與了全球化經濟體系,進入經濟繁榮時期。那是與美國關係最融洽的時代,當時的中國社會也相對包容,言論環境較為寬鬆。另一方面,他鎮壓法輪功和社會運動,在中國政治改革方面並沒有進步。
有網友用一首歌曲的歌名《可惜不是你》來借古諷今,表達對他的懷念和當今社會的怨氣。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閭丘露薇對BBC中文說,如果江澤民在十年前去世,怎麼也不會懷念他,但正是在有了「切身之痛的對比之後」,產生了對一個時代的懷念。
閭丘露薇認為,在中國媒體受到嚴格審查的情況下,網民的悼念之所以可以大量傳播,一方面是沒有形成威脅性,另一方面是考慮到近日中國許多城市出現大量針對新冠「清零」政策的抗議,「可以作為消解民間怒氣的出口」。

穩定的外交環境和經濟發展


中國網民懷念江澤民在外交場合表現出的風度。在微信視頻號上,一則江澤民在美國接受媒體訪問的視頻廣泛傳播。
視頻中一位記者提問:「中國最近對熊貓的保護有什麼改進嗎?」江澤民一邊哈哈笑,一邊用英文回應,「很抱歉,我是個電氣工程師」。聽眾哄堂大笑。
江澤民繼續笑著說,「我和你們一樣,對於熊貓,非常喜歡它,但我不是熊貓專家」。他還引用孔子的一句話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整個回應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進行。
中國網民在評論區說到:「百花齊放的年代,非常懷念」;「幽默風趣,談笑風生,雖是領袖,但也鮮活」。
還有留言表示:「這才是文化自信」;「這才是有情感有血性有文化有幽默的領袖」。

江澤民在位期間發生了台灣海峽飛彈危機、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轟炸等事件,但他依然保持了與西方國家的穩定關係。「9/11」事件後,中國還在反恐中增進了與美國的合作。這些都為那個時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他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時期的領導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在中國開放和與美國的穩定關係方面保持了嚴格的戰略紀律(strategic discipline)」,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George Yeo)對BBC說 。
目前中國與美國的關係進入歷史新低,與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關係也在惡化。
「領導幹部一定要努力學習外語」

江澤民的一句話尤其受到懷念:「領導幹部一定要努力學習外語」。
1997年,江澤民訪問美國時,在哈佛大學用英文演講。2000年,他在接受美國媒體的採訪時背誦了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
微信上,「報人劉亞東」的公眾號引用江澤民2011年為《領導幹部外事用語叢書》撰寫的序言。有10萬以上的轉發。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被中國禁用的推特,如何成為「白紙革命」的抗議陣地 | 更多文章 )
江澤民在這則序言中寫道「我們應該尊重世界多樣性,了解和借鑒各國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促進和加強同各國人民的交流交往。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努力學習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