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竟有高達8成企業「再苦也要調薪」!內行人卻一語道破加薪背後老闆打的「如意算盤」

明年有8成的企業表示「再苦也要調薪」!但這背後絕不僅是體恤員工這麼簡單......(圖/取自youtube)

有一個畢業5年,近30歲的年輕人帶著自我懷疑的口吻問我,他的同學有不少都還在打工,有的是想找正職,卻找不到,有的是徹頭徹尾根本不想找正職,因為想要時間自由,想睡得晚就睡得晚,想請假就請假,想出國旅遊就出國旅遊,不需要公司跟他們囉哩叭嗦,或是不准這不准那。

「我做正職,快變成少數人,覺得很奇怪,這是正常現象嗎﹖」

「同學都說現在流行零工經濟,時間更自由彈性,比較起來,我每天被公司綁住8小時,是傻還是笨﹖」

這名年輕人的觀察是對的,零工經濟的確悄然掩至,新世代將有越來越高的比例從事非典型就業(兼職、臨時、派遣),工作安全網脆弱,保障性低。可是因為年輕,看不到遙遠的未來,難免無知,以為這條路上有很多年輕人相伴而行,就是值得追求的人生方向。

這些人當中,除非走向講求專業的斜槓人生,如果只是擁抱零工經濟,就正中企業下懷,比如到餐廳當服務生賺時薪等,前途不僅堪憂,還掉入青年貧窮的黑洞,一輩子翻不了身。無法財務自由,就沒有資格奢談時間自由,更何況窮人﹖

高專業的人,可能無法做正職

天下雜誌最新調查出爐,近7成的企業看壞台灣的投資環境,好消息是超過8成仍表示有意願調漲員工薪資,是6年來最高比例。天下雜誌的說法是,面對企業社會責任愈發被重視的時代,如何讓員工願意與企業共體時艱,是企業舵手普遍的共識之一。

這個說法,我並不認同。

因為同一天我在企業人資的群組,看到一篇「佳文」共享,主題是「如何將自由職業者完美融入團隊」,開宗明義直接點出,現今零工經濟「正式」作為人力資源的一種新型態分配形式,企業要開始學習一件事,聘用自由職業者幫助企業達到「長期目標」,而零工經濟的優點第一個就是—

「避免人力成本的浪費。」

(請注意人資的最新用語,他們不再講「時薪」或「派遣」這些被污名化的用詞,改用「自由職業者」及「零工經濟」聽起來令人像吃了亢奮劑的時髦用語,目的是什麼?無非洗腦罷了!)

因為若是短期專案,雇用全職員工,人力成本太高,改為聘請專業自由工作者,既能降低成本,也能立即獲得高水平的專業知識。而且就人資部門來說,和自由職業者長期合作,節省大量時間成本,他們可以集中精力和資源投入在—

「全職人才的招募與培養。」

這篇文章也提出一個趨勢觀察,高度專業的自由工作者增加。過往短期約聘者較多是無專業知識者,如今部分高度專業者轉型為自由工作者。

最後,文章給人資建議,將每個職位的工作細分拆解成幾個部分,重新分組,再針對所需要的技能與經驗,和人才庫裡的高專業自由工作者做匹配,目的是什麼﹖

「讓全職員工更能專注在公司的重要任務上。」

調薪之後,4個可能後遺症

一項天下雜誌的調查指出,八成企業再苦也要調薪;一篇企業人資群組裡分享的文章建議,企業要開始學習擁抱自由職業者,尤其是高專業,讓你聯想到什麼﹖我倒是看到四個未來:

1. 薪水將不斷升高

但是,調薪的原因不在於企業突然覺醒,義無反顧地扛起社會責任,而是少子化所致 (相關報導: 分手後,你會祝福前任嗎?她詛咒前男友、唱衰前公司,「悲慘下場」卻讓她後悔莫及… 更多文章

你想想,企業存在的天命是賺錢,當經營困難,獲利縮小,它只會降低人事成本,而不是反向去提高,至於明年他們怎麼會決定逆反應﹖原因只有一個,少子化已經充分反映在就業市場,企業面臨找不到人才的困境。此時此刻,企業唯有咬緊牙跟,就算心在淌血,也要調薪維持競爭力,留住人才、招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