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霸凌這件事情,為人父母總是特別有感,很希望自己可以出一份心力,幫助孩子終結這種被傷害的情形。
父母親的難過與生氣是必然的,畢竟是我們最心愛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備受我們的保護與疼愛,我們怎麼忍心看著他們在學校被傷害呢?但是,身為父母親的你可曾想過:為何聽到孩子敘說遭到霸凌這件事情,我們的情緒總是會瞬間暴漲,甚至比眼前這個遭到傷害的當事人還要強烈?

「Why?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問演講現場的爸爸媽媽們。「嗯,正義感使然嗎?。」有位爸爸小小聲地說。「嗯!很有可能哦!請大家給這位爸爸鼓勵鼓勵~」我回應。在人數爆多的演講場合要舉手發言真的需要一點勇氣。「這叫做,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一位媽媽接著回應。另一位爸爸聽到之後急著說:「哪有!遇到這種事情我也會難過好嘛!」只見身為現場少數的幾位爸爸聽了後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真的欸,好像孩子才剛講,我的情緒速度和強度都比我的孩子還要強烈欸!」一位媽媽覺得有些困惑。「因為現在都用4G了啦,所以訊號傳遞又快又強!」另一位在科學園區擔任主管的爸爸說,惹得全場一陣爆笑。
「如果聽到霸凌的當下可以多一點輕鬆的氣氛,想必事情會很不一樣。」我說。
陰魂不散的記憶
「不要急著緊張」並不是指父母親不需要重視孩子遭遇霸凌的問題。相反的,父母親是陪伴孩子面對霸凌相當重要的夥伴。在那慌亂與危急的狀況下,孩子需要我們冷靜的頭腦來陪伴他們釐清事件脈絡、扮演傾聽的角色、討論可行的因應方式。既然如此,我們內在那浮現得又快又強烈的情緒到底從何而來?
很有可能,我們小時候也曾遭遇過令人難受的霸凌事件,不管是親身經歷或者親眼目睹,那種震撼的感覺讓我們小小的心靈留下了難以平復的創傷。但我們當時不但沒有被幫忙,還可能被大人告知不需如此大驚小怪、甚至是得到更殘酷的一句:「奇怪了,別人都不會被欺負,都只有你被欺負,那不是你有問題不然是誰有問題?」
於是,你選擇把這些難受的情緒以及被誤解的委屈壓抑下來、獨自舔拭,努力讓自己以為已經雲淡風輕。但那些不舒服卻經年累月偷偷藏在你心裡深處的某個小角落,一直到當你聽到自己最心愛的孩子也遇到了霸凌事件時,孩子的一言一語勾起了你內心塵封已久的創傷經驗,於是那些不愉快的情緒立刻就被喚醒。
但這一次事情很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你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柔弱的小孩、不需要因為大人的語言而委屈自己,現在你自己就是擁有能力的大人,當自己最親愛的孩子再次遇到同樣的狀況,自然不願再放任這種人神共憤的事情不管,於是你決定拔刀相助。 (相關報導: 一句「後悔把你生下來」很嚴重嗎?當怪獸家長被痛罵,她:那可以告訴我怎麼教嗎? | 更多文章 )

別急著出手
我可以理解父母親想幫助孩子的心情,這樣的動機當然沒錯,但偏偏這次是孩子遇到霸凌,而不是你。當孩子被欺負或被霸凌的事件勾起了你過往經驗的強烈情緒時,你可能瞬間充滿了以前的回憶與情緒,在這種狀況下,我們所想到的解決方法可能並不符合孩子當下的需求。處理霸凌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即使如此,我們在第一時間還是有方式可以初步協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