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結果出爐,傳統左右政黨候選人全部出局,反而是由中間派候選人馬克宏與極右派女將勒潘出線,顯示法國民眾極力擺脫傳統的「左右」政局,而法國市調機構益普索(Ipsos)23日晚間公布民調,如果沒有意外,馬克宏可望以62%得票率,輕鬆擊敗僅有38%得票率的勒潘。
Ipsos Poll today:Who voters would choose in the 2nd Round of the French Election? https://t.co/Ie0bg8xWM9 #usa #france #frenchelection pic.twitter.com/VOY77z2417
— Unite Alberta (@UniteAlbertans) 2017年4月23日
忍無可忍!傳統左右政黨被選民教訓
這次選舉是傳統右派政黨「共和黨」(LR)首次沒有晉級決選,LR候選人費雍(François Fillon)因為「乾薪門」事件而使支持率一路下滑;傳統左派政黨「社會黨」(PS)更不用提,現任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早因支持度低迷而放棄尋求連任,PS提名的候選人阿蒙(Benoît Hamon)仍無法挽回局勢。
傳統左右政黨的候選人出局,代表法國人民對現今政壇已忍無可忍,人民渴望改變,但對於改革又相當猶豫,因此選出立場南轅北轍的2名候選人進入決選;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擁抱全球化,主張留歐並使用歐元,勒潘(Marine Le Pen)則大打民族主義旗幟,揚言要舉辦「脫歐公投」,且強烈反移民和反伊斯蘭。

極端勢力抬頭 推升勒潘、梅蘭雄選情
法國智庫「亞洲中心」主任梅利奧(Jean-François Di Meglio)指出,馬克宏與勒潘能夠在首輪投票中勝出,原因包括法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復甦遲緩、恐攻事件頻傳等多重難題,而民眾極度希望政壇出現新面孔,能夠帶來改變。另外,醜聞因素也不容小覷,費雍正是因為「乾薪門」而挫敗。
極端勢力支持度上升也是打破傳統左右派格局的原因之一,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FN)黨魁勒潘,以及異軍突起的極左派候選人梅蘭雄(Jean-Luc Mélenchon)都是搭上民粹主義浪潮,強調用極端策略與過去做切割,營造出推動改變的模式,而費雍和阿蒙在競選時,也不斷「下猛藥」以拉攏選票。

支持一面倒向馬克宏 學者:不可掉以輕心
法國巴黎政治學院政治研究中心秘書長舍爾法(Madani Cheurfa)稱,高舉民粹主義旗幟的勒潘吸引不少忠實「粉絲」,他們認為民粹勢力是在說真話、講實話,這種社會心理幫助勒潘選情走高,加上勒潘努力讓FN「去妖魔化」,在地方選舉多有斬獲,因此也有不少人認為,應該給民粹主義執政機會。
不過費雍與阿蒙承認敗選後,也表態支持馬克宏,力擋勒潘入主愛麗榭宮宮,而主張留歐的馬克宏也獲得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與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支持,德國政府發言人塞伯特(Steffen Seibert)也推文說,梅克爾祝馬克宏在未來2周好運。
Gut, dass @EmmanuelMacron mit seinem Kurs für eine starke EU + soziale Marktwirtschaft Erfolg hatte. Alles Gute für die nächsten 2 Wochen.
— Steffen Seibert (@RegSprecher) 2017年4月23日
相較於馬克宏的留歐立場,勒潘則認為「歐盟是問題而非出路」,強力主張脫歐,甚至揚言當選後,首要任務就是要重新檢視法國與歐盟簽訂的條約。法國《世界報》國際部副主任李卡德日前表示,法國如果「脫歐」,對歐盟的影響將比英國脫歐來得嚴重。
儘管選情似乎一面倒,加上民調也顯示,馬克宏可望輕鬆擊敗勒潘,但梅利奧表示,距離決選投票還有2周時間,仍有可能出現逆轉結局的情況,像是法國國安出現惡化,或是5月3日舉行的電視辯論會扭轉選民心意,梅利奧強調,這些因素的影響力可能不大,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相關報導: 法國總統大選》新世代馬克宏、極右派勒潘殺進第二輪 5月7日決一死戰 | 更多文章 )

當上總統才是挑戰開始 首要難關是6月國會大選
現年39歲的馬克宏若贏得決選,將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總統,而他不屬於傳統左右政黨,先前從未參與過任何選舉,唯一的公職經驗是出任奧朗德政府的經濟部長一職,因此他的當選不只有象徵意義,而是對整個組織層面造成影響,不僅為法國政壇帶來新氣象,勢必也會在全歐洲掀起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