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NFT如何撼動藝術界?它讓數位內容增值千萬元,但代價……是超耗電

佳士得拍賣行3月11日以6934萬6250美元(約新台幣19.5億元)的天價售出,美國數位藝術大觸Beeple的加密作品《日復一日:最初的5000個日子》。

年輕的藝術家們正震驚於藝術作品最新的增值方式,這是史上第一次,藝術家終於能夠真正「擁有」並出售數位藝術品,但他們多數不知道,這背後的環境成本。

就在幾個月前,以創作「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塗鴉闖出名號的美國20歲畫家波金斯(Jazmine Boykins),仍在網路上免費贈送畫作,但在把作品化為「不可替代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數位資產之後,她更容易賺得辛苦作畫的報酬,波金斯最近以每件數千美元的價格出售她的作品,「看到數位藝術品被以這種價格買下,我驚呆了。這給了我繼續創作的勇氣。」

NFT掀起一波顛覆數位產品交易的革命,任何數位形式的虛擬事物只要轉化NFT後,就能夠激起搶購與收藏慾望。NonFungible.com網站顯示,光過去一個月內,迷因、動圖、短片等各種NFT藝術品的銷售總額超過2億美元(約新台幣57.2億元),超越整個2020年的2.5億美元(約新台幣71.5億元)記錄。

彩虹貓(Nyan Cat)動圖以價值60萬美元(新台幣1670萬元)售出。推特(Twitter)創辦人多西(Jack Dorsey)15年前的第一條推文「just setting up my twittr(剛創設了我的推特帳號)」化為NFT資產後,得標價飆破290萬美元(約新台幣8230萬元)。藝術家「Beeple」的數位圖檔作品《日復一日:最初的5000個日子》(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934萬6250美元(新台幣20億元)天價拍出。

由於區塊鏈技術具「不可篡改」特性,一旦交易記錄成了「區塊」,即永久無法更改這個已成的交易事實。但得標者並沒有獲得作品流通的買斷權,任何網路用戶依然可以在合法範圍內無限觀賞、複製NFT加密藝術品。這樣看來,高價購買NFT的人似乎很荒謬,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願意出高價買一個數位檔案?NFT熱潮是否會像美股散戶熱購GameStop那樣,激湧而退?

耗資千萬買張JPG!NFT為藝術品創造何種價值?

每一個NFT加密藝術品的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的,通常是最高出價者設定的估值。想要以NFT形式出售作品的藝術家必須與市場簽約,然後在區塊鏈(通常是以太坊區塊鏈)上傳並驗證作品信息,以「鑄造」專屬的唯一數位驗證──NFT。登上區塊的費用通常介於40美元(約新台幣1140元)到200美元(約新台幣5720元)。然後,藝術家就可以在eBay等平台的NFT市場上進行拍賣。 (相關報導: 「綠金」商機無限?東南亞大麻合法化第一國!泰國要靠「大麻熱」重振後疫情經濟? 更多文章

小辭典

何謂NFT?

NFT存在於區塊鏈(blockchain)當中的數位加密證明,用於驗證所有權與真偽。區塊上詳細加密存儲有關作品的詳細信息,包含創作者署名、交易歷史、歷任所有者等,有助於鑑定這份作品的真偽、原創性和所有權,確保不可能在其他區塊鏈上傳相同圖像的NFT副本。

NFT與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Ether)有些類似,但兩者有一個關鍵差異:一枚比特幣可以與另一枚比特幣等價交換(所以是貨幣),然而每一枚NFT都是獨一無二的數位標記,不可互相替代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