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芳專欄:我曾記掛著賈伯斯的生死

賈伯斯被認為是電腦業界與娛樂業界的標誌性人物,他的生涯極大地影響了矽谷風險創業的傳奇,他將美學至上的設計理念在世界上推廣開。他對簡約及便利設計的推崇為他贏得了許多忠實追隨者。(圖/Steve Jobs@Wikimedia Commons)

對我來說,曾經編輯過《賈伯斯傳》,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記掛他的生死,即使他離開許久,換用其他品牌手機,心裡就是怪怪的,似乎背叛了曾經的刻骨銘心。

上個月,上海一位知名企業家的私人待客空間,入門茶香盈鼻,仿明式家具簡練清雅,彷彿走進傳統中國文人書房;一轉身,一幅黑色基調的巨幅肖像畫直直逼眼前,賈伯斯正以銳利眼神盯著我!真好,有人認真地以獨特的方式記住你,賈伯斯先生。

他走了快七年。蘋果在接班人庫克帶領下,股價市值屢創高峰(雖然近期遇大逆風)。死忠果粉仍然一代代換iPhone、買Mac。我不知道別人對於蘋果的死忠為什麼沒有變,對我來說,曾經編輯過《賈伯斯傳》(Steve Jobs),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記掛他的生死,即使他離開許久,換用其他品牌手機,心裡就是怪怪的,似乎背叛了曾經的刻骨銘心(完全是編輯的自作多情)。

誰的書這樣的高規格

二○一○年春,版權代理公司高層主動要求拜訪當時天下文化公司最高負責人高希均教授。與會者心裡有數,一定出現超級大書了。按照一般版權規則,國外書訊公平發給眾出版社審閱,按照程序提案競標。這次,國外經紀公司卻一開始即決定「限定式參與」:評估各國少數幾家適合的出版社,直接邀請競價投標。會是誰的書擁有這樣的高規格?賓果!是賈伯斯──這是我們預想中的最佳答案!

激烈競爭下拿到版權,附加兩個但書:賈伯斯死後才能出版 ,以及所有參與者(有權限接觸書稿的編輯和譯者)必須簽下保密協議,確認出版前內容不能外洩。畢竟賈伯斯當時仍任蘋果執行長,他的病況牽涉蘋果股價,更是全球新聞界緊盯的最高機密;對編輯人來說,最大挑戰是公司決定中文版必須和英文版同步。這代表翻譯和後續編輯作業將被壓縮到極限。國外經紀公司固然分批交稿,讓我們逐步翻譯和編輯,但最後一批交稿日期和賈伯斯的大限將間隔多久?只有上帝知道。

二○一一年中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國際快遞包裹直接送到我的辦公桌,迅速看完書稿,拿給編輯同事,再轉交三位譯者拚命趕譯。一個周三早上,最後幾章終於送達。撕開牛皮紙袋,迫不及待一行行往下,當讀到賈伯斯終於辭職(一一年八月),選在最後一次董事會和蘋果夥伴道再見,我的手有點發抖,忍不住想掉淚。當時他進食困難十分虛弱了,必須坐輪椅出入公司。賈伯斯拿出辭呈:「我常說如果有一天我不能扛起蘋果執行長的職責,無法達成大家對這個職務的期待,我會第一個讓你們知道。很遺憾,這一天已經來了。」

「One more thing」是賈伯斯經常在發表會最後,推出新品的開場白,從 1999年開始至2011年,賈伯斯一共推出33項的「One more thing」。(圖/截圖自蘋果發表會影片)
「One more thing」是賈伯斯經常在發表會最後,推出新品的開場白,從 1999年開始至2011年,賈伯斯一共推出33項的「One more thing」。(圖/截圖自蘋果發表會影片)

那一刻,我預感他的日子已在倒數

那一刻,有強烈預感,賈伯斯的日子已在倒數。當天下午,在每周例行的「編輯部業務部賈伯斯專案會議」上告訴同事們,要有心理準備,「那一天」隨時會來。

隔天一早八點,業務部同事打電話叫我打開CNN,「賈伯斯走了!」那是二○一一年十月五日。 (相關報導: 楊建銘專欄:庫克真的是鮑爾默歷史重演嗎? 更多文章

很快,美國出版社宣布十月二十四日出版《賈伯斯傳》 。台灣若要同步,只剩十九天!還有幾十頁書稿要翻譯,全書近四十二萬字文稿只編輯三分之二!再扣掉印刷,實際編輯作業時間不到二周。怎麼辦?別說傷感了,連緊張焦慮的時間都沒有,一分一秒皆珍貴。這本書八百頁,動員三位翻譯加上七位編輯,必須協調整合運作,除了分工各章節的校對查証潤稿,有人負責整體列表統一中英譯名,有人負責到圖庫蒐尋照片,最後當然還要有人從頭到尾整體細讀修稿,讓文風譯名不要出現突兀的差異。幸好封面設計、版型定價和行銷規畫等細節之前已陸續定案,一切就等著編輯檯把作品「生」出來。整個世界如此喧鬧,而編輯能做的只是靜下來,沈進書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