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合一選舉結束,既如預期又大出意外,國民黨堪稱大獲全勝,而選前驕氣滿滿聲稱「選不好,國際怎麼看我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請辭,因為選得實在太差,選前她全力鞏固的北北桃竹全面潰敗,讓「一國兩色」的地方政治版圖南移到雲林為分界線;請辭黨主席的蔡英文却慰留行政院長蘇貞昌,讓蘇揆繼續與她這個跛腳總統打拚,既有道理,又大大無理,反應的正是台灣政治的荒謬。
討厭民進黨,蘇內閣助紂為虐責不能逃
九合一是地方選舉,與行政院長何干?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國會改選重組,內閣理當總辭,總統直選後變成總統改選,內閣總辭,還好總統選舉與立委選舉合一,解決了這個尷尬。二0一四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行政院長江宜樺堅持請辭,多少是太陽花學運的連動;二0一八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行政院長賴清德請辭,這才有蘇貞昌的「第二春」;不論江或賴,他們請辭的理由都是中央地方施政不力,才會讓地方選情不利;但這樣的論點是有問題的,第一,地方執政有藍有綠,地方選情不利,該負最大責任的當然是地方首長自己;第二,行政院長若要為屬所政黨的地方選情負責,某種程度不反證行政院施政不以全民為對象,而偏好特定政黨?偏偏這又正是閣揆不能不辭的理由,今年尤最。
蔡英文身為民進黨主席,主導提名強勢徵召,寫下民進黨創黨以來最慘烈的敗績,非辭不可;然而,總結民進黨敗選諸多因素,「討厭民進黨」的民意情緒發酵,蘇內閣助紂為虐,同樣責不能逃。
第一,疫苗政策荒腔走板,早就埋下「逆時中」的導火線,蔡政府屢勸不聽,陳時中投入選舉,為了圓這個錯誤的疫苗政策,衛福部全部捲入,成為「第二競總」,為高端加開EUA綠色通道,由政府跑數據佐證其「保護力」;為了有沒有阻擋疫苗,戰慈濟、戰佛光山、還戰工商團體,一路戰完,還是沒解釋清楚他們口中的「疫苗掮客」是誰?為了選情不利,寧冒違憲之虞,搞出「確診者不能投票」,即使影響人數「只有」數萬人,但政府無視投票權的印象却已根深柢固,「討厭陳時中」一發不可收拾,成了「討厭薛瑞元」、「討厭王必勝」…,其效應當然不僅止於台北市,這樣的衛福部即使留任,又如何能得到人民信賴?又如何能成為來年總統大選的助力?

無視黨政分際,各部會是彈藥庫還是打手
第二,選前最後關頭,「檢警政黑抱團取暖」引爆話題,從詐騙集團擄人拘禁到槍擊橫行,這又是一個早就埋下的爛瘡,警界高層人士靠黑道喬升官圖,飽受爭議,內政部長與警政署長為派系屬性不同而內鬥,警察大學校長出入幫派招待所,雪球愈滾愈大,大到讓蔡英文甩不掉的「英系」成為風暴核心,蔡英文「終結黑金」的宣示成為笑柄,這樣的內政部留任能解決什麼問題?
第三,中央部會為地方選舉創造利多,並不為過,但利多政策不能張口就來,隨便舉例,北北基桃交通月票,是為回應國民黨雙北交通月票,交通部先是聲稱財務有問題,轉身加碼全台交通月票,選舉結果北北基桃全輸,交通部的政策推還是不推? (相關報導: 風評:如果黃國昌還是立法委員… | 更多文章 )
第四,再比方說,經濟部為了輔選,台積電可以全台大放送,高雄有桃園也要有,台積電却已經美國動工專機赴美,選後經濟部還能聲稱台積電送到哪?嚴重的不是亂開支票,還有為了猛打新竹市當選人高虹安,破天荒調閱資策會資料,要求資策會列席立法院,讓非公法人單位成了民進黨的選戰火藥庫,可笑的是,資策會對高虹安論文提出侵權告訴,相反的,科學園區悶聲不吭,未對論文經比對抄襲並經學校撤銷學位的林智堅提出告訴,這不是雙標什麼是雙標?這樣的經濟部有何專業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