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的真相:《低端中國》選摘(3)

中國的掃除貧窮政策確實已有相當的進展,但鄉村裡的窮人還是很多,他們的收入依然落在其他中國人後面。這個不幸的事實,其成因有一部分就是「戶口」制度,戶口制度使鄉村人口受到了限制。(資料照,攝於1962年/新華社)

「我們村就在小崗村隔壁,但是我們很窮。我們有8張嘴要吃飯,就那5畝(相當於5分之4英畝)地實在搞不來。」他一邊埋怨,一邊帶著我走進他們家。他剛剛自己猜我的年齡,說我大概30到40歲之間,我說不只,剛說完我就後悔了,因為我立刻領悟到,他猜我的年齡猜不準,完全是因為中國的鄉村會使他這種人老得很快。屋子裡有他老婆、媳婦、4個孫女兒。他兒子在杭州一間工廠做事。杭州距離這裡大約400公里遠。幾隻黃狗在木頭飯桌底下東聞西嗅找東西吃。他從飯桌子底下拉出一張凳子讓我坐,幾隻狗連忙跳開。一個鄰居走進來,他往那鄰居前面地上丟了一根香菸,鄰人彎身撿起來,自己點了那根菸。「你看到的都是表面。他們花錢把房子弄得漂漂亮亮,但是那個對沒有什麼幫助,也不會讓農民生活好過一點。那是表演用的,給你們這種人看,也讓領導來看看他們宣傳的東西。他們不管我們農民。那裡的事情和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很窮,日子很苦。」

他媳婦,頭髮打髻,穿著一件派卡外套,外套上有假皮毛做的襞褶。她抱著最小的女兒,偶爾幫我把她公公鄉音很重的話翻譯成標準普通話。但是她突然話鋒一轉:「小康?領導說要讓整個國家都富強!騙誰?我們眼前連飯都不夠吃。」她很生氣,我不知道怎麼接她的話,只好要求要看看他們家裡。我們走進隔壁的房間,裡面很亂,有床單,草蓆捲成長條,一口箱子裡有幾瓶豆漿,幾包衣服用塑膠袋裝著,堆在水泥地面上。有兩只大澡盆,裡面全是剛孵出一天的小雞,「有100隻,」他老婆笑著說。牆上掛著一幅月曆,月曆上印的是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圖片。她問我說:「我是基督徒,基督徒好不好?」我連忙回答:「好!很好!」

中國的掃除貧窮政策確實已有相當的進展,不過鄉村裡的窮人還是很多,他們的收入依然落在其他中國人後面。這個不幸的事實,其成因有一部分就是「戶口」制度。戶口制度使鄉村人口受到了限制,讓他們無法在城市發揮自己的能力。但是除了戶口制度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農民對於自己土地的權利,至今仍然受到種種限制。他們雖然可以自行決定怎樣運用自己的土地,但是他們沒有所有權。根據異議知識分子劉曉波的看法,這種「部分改革」根本是「半吊子私有化」。劉曉波是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以文獲罪而入獄,2017年死於監獄之中。他曾經為文敘述中國的土地改革政策的說,1978年以前,「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是中國唯一的地主。毛澤東在的時候,農民耕作的是『國有地』,所以農民就像是奴隸。到了後毛澤東時代,農民充其量也只是佃農。」 (相關報導: 潘忠政盼見蔡英文談藻礁 總統府:溝通機制一直都在 更多文章

習近平巡視小崗村時,強調農村改革的核心在於「堅守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這就是黨表態要繼續禁止土地買賣。土地國有化和取消農村土地私有制,當初在共產黨的革命行動及意識形態當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所以現在黨自然不願意反其道而行。領導階層認為,只要藉由「集體」方式,農村的土地實際上就屬於全體人民所有。以前毛澤東也曾經有過這種說法(但是反過來,城市的土地雖然照規定也是「國有」,但是共產黨卻允許實質上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在政府官員眼中,把土地分配給農民,即使分配的地很小塊或非良田,也算是一種基本保障,讓農民有個能夠維持生計的糧食及收入來源。政府官員害怕的是,如果允許農民自由買賣土地,他們會被一些不良商人欺騙,失去營生手段,使中國浮現大量沒有土地的人民起來造反。不過,鄉村農民看到城市裡的人因為有權自由買賣土地而越來越有錢,而他們卻一直那麼貧窮,政府官員的這種邏輯他們實在嚥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