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政策推手》新竹地方媽媽小兵立大功 地方環境公投案過關還要再接再勵

為監督新竹市民喝好水權利,地方媽媽在2020年7月正式成立「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推動地方公投案並獲通過。(彭桂枝提供)

去年底四大公投案全盤皆未通過,僅有新竹市地方公投案「喝好水」過關,而這公投案的幕後推手是一群地方媽媽,奔走長達4年,終獲成果。她們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不只是人民展現直接民意的重大突破,更促成地方政府重視人民用水權利。

「新竹科學園區用寶山水庫水,但民眾喝下肚,很可能是被污染過的頭前溪水!」這樣的荒謬現象,讓新竹地方媽媽陳翠琴、劉妮雲、彭桂枝、陳錦玲、鄭于育5人決心挺身而出,在地方發起「喝好水」公投案捍衛人民喝乾淨水權利。

5名社運素人深入新竹大街小巷宣傳,從倡議到公投過關總計花了4年時間,一度累到想放棄,但憑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最後小兵立大功,創下全台第一個地方環境公投案過關的案例。

地方媽媽成就12月18日唯一過關的公投案

去年(2021)12月18日公投開票當天,這群地方媽媽們分別到不同投開票所監票,聽到投開票所傳來唱票人員喊第五案「同意、同意、同意」時,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常務理事陳錦玲當場流下感動的淚水,深感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而聯盟理事長彭桂枝則有感而發說:「這13萬張同意票,讓我們深感肩上的使命感又更重了!」

20220117-SMG0034-N01-唐筱恬_01_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小檔案
 

回顧去年底這場轟轟烈烈的四大公投案,兩大黨針對反萊豬、重啟核四、護藻礁、公投綁大選等議題決一死戰,結果四大公投案全數遭否決,反而是新竹有一個地方公投案,公投主文為要求地方政府制定「廢污水管理自治條例」,「明定工業廢水、醫療廢水及其他事業廢水和污水應以專管回收,不可排入飲用水取水口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以保障人民飲用水乾淨無虞。這項公投案在地方獲得了同意票13萬1816票,超過投票權人4分之1門檻,且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成為全台唯一通過的公投案。

支持《新新聞》

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需要您做後盾!

點此支持《新新聞》,與我們攜手檢視公共政策、監督政府,守護台灣民主自由進步價值。

其實這公投案在地方醞釀已久。2017年,理科媽媽、竹科工程師陳翠琴聽聞頭前溪上游竹東垃圾場囤積大量垃圾後,決定找在新竹綠市集賣手工杏仁茶的劉妮雲,以及荒野夥伴鄭于育、陳錦玲,一起到頭前溪上游踏查,結果發現陣陣惡臭撲鼻而來,而這居然是新竹市民日常飲用水的水源地,於是這4名媽媽找上有社運經驗、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就這樣5人一同栽入了這場新竹水資源大戰。

新竹地方媽媽發現新竹居民飲用水源地頭前溪上游竟然有工廠,質疑水質遭到污染。(唐筱恬攝)
新竹地方媽媽發現新竹居民飲用水源地頭前溪上游竟然有工廠,質疑水質遭到污染。(唐筱恬攝)

理科媽媽陳翠琴用理工人的頭腦,負責研究、蒐集數據,彭桂枝則發揮社運經驗撰寫文宣,劉妮雲、陳錦玲、鄭于育則深入社區、學校宣傳。陳錦玲回憶,陳翠琴一開始搜尋自來水檢測資料,他們才發現這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實在不能接受遭污染的水,被化學藥劑調和後讓小孩喝下肚,而且不能因為新竹有科學園區,大家就該隱忍!」有了這些信念,讓他們決定起身捍衛到底。 (相關報導: 護國神山用水驚人 13萬新竹人公投要求喝好水,公投過關解決了什麼? 更多文章

讓市長掛保證改善,監委進行調查糾正

2017年,5名媽媽先是發動「我們要喝乾淨水」線上連署,獲得2.5萬人響應。彭桂枝說,這場線上連署讓他們在向新竹縣政府要資料時,意外發現頭前溪上游不只有垃圾山,還有很多「污染性工廠」,於是在檢視中央法規後,確定水源保護區內不得有污染性工廠存在。他們在2018年3月開了第一場記者會,揭露了新竹人並非喝水庫水,而是喝頭前溪水,且水含有微量重金屬,並且趁監委來新竹巡查時向監委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