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民國奇葩「臣記者」,下跪只為救同業

民國初年,袁世凱一心要恢復帝制,文人們大吹法螺,夢想成為袁氏王朝的開國功臣,將來也有個好位子坐坐,薛大可就是其中一個。(引自維基百科)

薛大可在民國年間是報界名人,他與劉少少、黃遠庸同為報壇怪傑。他是湖南才子,也是文壇一傑,詩文均有根底。他平生有一「悔不該」的往事,乃是在袁世凱稱帝時他列名「勸進表」,因此有人指稱他為「洪憲餘孽」。

薛大可(一八八一-一九六0),字子奇,湖南益陽人。與胡林翼為同鄉,少年時期,其立身處世,放蕩不羈,亦與胡公少年時期相似。他常說:「早年是一個酒徒,中年是一個賭徒,晚年則為一釣徒。」他少年時之酒徒,據云有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之概。民國初年他任國會眾議院議員,議論縱橫,常為時論所重。也自然與當時權貴,多所往來。花天酒地,豪放自如,似乎不大拘於細節。

民國初年,袁世凱一心要恢復帝制,一幫文人跟在身邊大吹法螺,夢想成為袁氏王朝的開國功臣,將來也有個好位子坐坐,薛大可就是其中一個。《亞細亞日報》是袁世凱任大總統後,直接出巨資,由薛大可出面所辦的御用報紙。該報曾經在北京、上海出版。其中北京版於一九一二年六月創刊,薛大可任主編,樊增祥、易順鼎等人任撰述,每日出三大張。上海版於一九一五年九月十日日創刊,亦是薛大可任主編。北京版和上海版均擁護袁世凱,曾積極為袁世凱稱帝製造輿論。薛大可一時成為帝制的要人,袁世凱登基,《亞細亞日報》率先改以洪憲紀元,並尊袁為「今上」。薛大可隨各方諂媚者上表稱賀,表文自稱「臣記者」。袁稱帝之日,召薛大可等「報界代表」入新華宮賜酒,用一個大缸盛滿黃酒,叫他們圍著缸喝酒,美其名曰「皇澤普被」。賜酒罷,薛大可等北面稽首九叩,三呼萬歲。

袁世凱稱帝,薛大可的亞細亞日報率先改洪憲紀年,賀表還創出「臣記者」的稱謂。
袁世凱稱帝,薛大可的亞細亞日報率先改洪憲紀年,賀表還創出「臣記者」的稱謂。

據同為報人羅敦偉的文章說薛大可嘗與吳光新之流聚賭,呼盧喝雉,一夜之間,輸贏數十萬銀元。據聞某夜正與吳博,時張宗昌任某直屬混成旅長,哭喪著臉侍立在側,不發一言。詢之謂來京領全旅軍餉。偶來賭博,將餉輸盡,無法明日回去發餉。吳光新是時任陸軍總長,薛遂向吳建議:「我們不過為興之所至,輸贏本無所謂。彼既將全旅軍餉輸盡,無法回營。何不將吾等所贏付還之,俾其明早回營辦事。」吳直謂:「這是他本人的事,與我們無關。那個叫他來賭博!」表示不肯退還。薛當時與張無深交,惟感到不能以賭博,妨及軍旅。於是即席而起,謂我來推莊。輸,算我的;贏,即發還給張回去發餉。果然,手氣大紅,連賭皆捷。頃刻之間即足一旅軍餉而有餘,遂付還予張宗昌。並戒張曰:「效坤!(張宗昌之號)賭場如戰場。戰場有戰術,賭場亦有賭術。既不嫻賭術,不可輕於嘗試。」張娓娓而退。私衷感激薛氏。後張宗昌官運亨通,地位蒸蒸日上,貴為山東督軍時,特聘薛氏為高等顧問。但薛大可認為張宗昌為一粗魯鄙夫,故未前往就任。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課本沒交代的抗戰二三事 更多文章

一九二六年八月五日,著名報人林白水在他的《社會日報》上發表了時評文章,罵張宗昌的心腹紅人潘復為「腎囊」。當天夜裡,林白水就被抓了起來。次日凌晨,薛大可直奔張宗昌官邸,他要去營救林白水。等到他趕到張府的時候,不出意外,張宗昌正在打牌。同時趕到的還有楊度,他也是來勸張大帥槍下留人的,但張大帥牌局未散,任由楊、薛二人百般勸說,全不理會。薛大可急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說:「大帥,少泉(林白水字少泉)實不可殺!若殺此人,報界人人自危,首都民心盡失,連外國人都會指責大帥鉗制輿論。某等乞留少泉一命,非為少泉惜,實為大帥全譽耳!」雖是情急之中,卻說得字字妥貼,入情入理。大帥終於發話了,「立即執行」改成「暫緩執行」吧!但林白水的命到底沒有保住,張大帥的手令剛到,憲兵司令王琦報告:半小時前,槍決已執行。

薛大可為人不羈,卻為救林白水一命向張宗昌下跪,雖然最終沒救成。圖為林白水和讓他賈的《社會日報》刊頭。
薛大可為人不羈,卻為救林白水一命向張宗昌下跪,雖然最終沒救成。圖為林白水和讓他賈的《社會日報》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