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民進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作者認為,2018的台北市之戰,絶對是國民黨的「回春之機」,更是藍營的「氣勢之戰」。除非,柯團隊仍無法向台北市民證明「白色執政」繼續存在的意義。否則,難道民進黨真的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資料照,李振均、蘇仲泓、顏麟宇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先不論這些「建設性意見」,背後是否有其它的政治因素,還是單純只因為「白色神話破滅」,而就以當今的政治氛圍,加上近年來,台北市的藍綠基本盤似乎未有顯著「 民意板塊已流動」的論點可支撐,況且「 民柯相爭,老K得利」這個政治邏輯,再明白不過了。

倘若,有些人只是怕柯文哲爾後連任後會「順勢坐大」,並危害到民進黨的繼續執政,就要冒著「兩敗俱傷」的可能性,那恐得不償失。在此,筆者認為,一、當柯文哲有機會成為總統候選人時,也代表著人民或許認同「白色力量」在台灣的存在價值。二、若民進黨的政績是得到多數人民的支持,將來大選自然不會受到「柯文哲現象」的威脅。三、就目前民進黨可能的「元首儲備人選」而言,在未來不無競爭力。

至於,柯文哲三不五時的「偏藍言論」,經常惹腦泛綠的支持者,或許是「政治策略」的操作,但在這過程中的得與失,柯陣營當然要自行評估其政治風險。總之,2018的台北市之戰,絶對是國民黨的「回春之機」,更是藍營的「氣勢之戰」。除非,柯團隊仍無法向台北市民證明「白色執政」繼續存在的意義。否則,難道民進黨真的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相關報導: 反擊柯文哲「做得好」論 姚文智:都市文化沒做好,能叫做得好? 更多文章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