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社會被「稅」綁架?

作者認為,財務罰鍰給獎分配辦法是落伍的法律,在21世紀還被財政部視為法寶,公僕執行公權力,在「看不見的死角」正在與民為敵,傷及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國力亮警訊,不可不慎。(顏麟宇攝)

看看台灣所得稅中有七成來自薪資所得,但是這些年來物價水準以茶葉蛋來說從5元漲到10元,但是薪資不漲反而倒退回17年水準,政府稅收2014年超徵1,088億元,2015年超徵1,877億元,2016年超徵1,274億元,台灣經濟不景氣卻連三年超徵四千億,這太詭異了?

稅收超過預算徵收,應該還給人民啊!香港便是如此。又根據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統計,歷年新增欠稅欠費待強制執行案件,以及對同年度台灣家戶總數產生的影響,從2014年476.9萬件至2016年809萬件,短短三年竟然增加332.1萬件,平均每10戶就有9戶遭遇欠稅欠費待強制執行的問題,究竟當中有多少冤屈呢?這些數據活生生看到台灣社會被「稅」綁架了,台灣人民能不「苦」嗎?

勞動部4月取消安衛檢舉獎勵金,但是對於查緝逃漏稅檢舉獎金,財政部賦稅署長李慶華表示,檢舉是查緝逃漏稅很重要的一環,很多「看不見的死角」要靠民眾來檢舉,甚至前台北國稅局長凌忠嫄還回母校政大鼓吹學弟妹當檢舉人領獎金?查稅不慎最容易侵害人民生命財產,需要利用人心的貪婪與獎金連結才能做嗎?

檢舉獎金是源自民國48年訂頒的「財務罰鍰給獎分配辦法」,警總時代有很多抓耙子,打著抓匪諜名義背後是挾怨報復剷除異己,這種落伍的法律,在21世紀還被財政部視為法寶,拔人民的毛?公僕執行公權力,在「看不見的死角」正在與民為敵,傷及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國力亮警訊,不可不慎。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A公司在台灣會死 在美國不會死 更多文章

*作者為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