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陳時中的「賴清德時刻」快到了嗎?

衛福部長陳時中聲量高,作者認為陳時中應建立一個標準化的政治想像,否則將迎來「賴清德時刻」。(資料照,盧逸峰攝)

從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出現病例開始,執政黨整個防疫的重心和媒體的焦點幾乎都放在衛福部長兼防疫總指揮官陳時中身上,不但每日召開的記者會必定成為新聞熱點,而報導的內容也大多是正面論述,網路的主流風向更是歌功頌德,把他講成是台灣的防疫之神,各種讚美之聲和不捨之詞多不勝數。

然而,如果追問這些歌功頌德的人,陳時中到底具體做了什麼了不起的判斷或決策,對防疫起了決定性作用,而可以明顯歸功於他個人的,恐怕大多數人都答不上來。如果再用更嚴格的標準來檢視,陳時中在整個防疫過程,至少有兩次關鍵性的疏漏。一是他沒有料到歐美國家如此輕忽防疫,導致病毒快速擴散,當大量旅居歐美的國民返台時,使病例數增加到百例以上。二是磐石艦的出海和染疫,事前未能準確評估風險,事後也沒有做好管控,到現在似乎也還沒弄清楚是怎麼染疫的。即使最後都沒有造成疫情的擴大,但至少證明他的能力其實並不特別突出。

磐石艦靠岸後,軍方緊急對其進行全面消毒。(翻攝自中華民國海軍臉書)
磐石艦爆發大規模傳染。(資料照,翻攝自中華民國海軍臉書)

其實,這不是執政黨第一次這樣操作輿情,網路集體造神的風潮也不是現在才開始。剛上任的副總統賴清德在擔任台南市長時,就深諳此道,但物極必反,操作過頭的結果,就是會踢到鐵板。從在高鐵上「偶然救人」開始,賴清德成神之路的代表作,當然就是2012年4月天秤颱風來襲前,台中以南縣市皆決定停班停課,唯獨台南市堅持到凌晨仍不放颱風假,但因隔日確實無風雨,賴清德被認為判斷「神準」,因此被廣大網民封為「賴神」。

20200607-副總統賴清德上午返回他熟悉的台南,出席2020台南市第7屆全國社區學齡棒球大賽。(取自賴清德IG)
副總統賴清德在擔任台南市長時,曾被冠上「賴神」的封號。(資料照,取自賴清德IG)

但裝神弄鬼久了,總會碰到真的鬼。此後每當他又想要故技重施時,卻總是預測失靈。2016年9月莫蘭蒂颱風來襲,全台陷入狂風暴雨中,台南也不例外,賴清德卻只放半天假,因而獲得「賴半天」的封號。之後的海棠颱風氣象預報早已預料大雨,賴清德卻堅持正常上班上課,被民眾罵翻後,卻還想靠「賴神勸童」的網路操作來扳回一城,卻讓民眾更加反感,他因此也迅速跌落神壇,還獲得「幹話王」的稱號。

事實上,在整個防颱過程中,是否放颱風假,其實只要按造氣象局的標準來判斷,基本上就是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但無論是事前的清淤、修剪樹木,還是事後的賑災、防治病媒蚊孳長等工作,都是最基本、也是更重要的事。所以,賴清德迷信輿論操作和網路造神的施政風格,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再加上民眾盲目吹捧,當然導致治理崩壞的結果,2015年的登革熱大流行和2018年的水災,賴清德和台南市民雙雙受害,造神運動的危害,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由此可見,賴清德之前判斷「神準」,其實只是運氣好而已,而且他本人的能力其實相當平庸。

既然神話並不可靠,治理能力也有問題,那賴清德憑什麼長期獲得這麼高的聲望?賴清德的造神運動,表面上是搞個人崇拜,但其實背後真正的推力,是集體主義的政治正確。賴清德在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就以各種政治表演,明示或暗示他支持台獨的政治立場,還曾聲稱他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這在被林飛帆戲稱為「派個西瓜都會當選」的地方,當然是比實質的治理能力更重要的事。 (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誰會是台灣「防疫大外宣」的下一個受害者 ? 更多文章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賴清德參選並擔任台南市長的期間,正好是民進黨因2008年總統大選失敗,支持者亟欲擺脫慘敗的陰影,正在飢不擇食的渴求一個能夠與馬英九對抗的政治明星。與其說賴清德真的有什麼個人魅力,不如說是時勢造英雄,剛好滿足了綠營選民的心理需求而已。光從他232天拒絕進入市議會備詢,如此反民主的行為,卻仍獲得高支持度,只因為他反對國民黨籍的議長,如此也可見綠營選民逢國民黨必反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