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安,
又到了一年之初、最適合許下願望的時刻,妳準備好今年的目標清單了嗎?
【台灣】
2020年台灣喧騰一時的新北市女員工墜樓事件,最近有了突破新進展。此案源於林女遭雇主廖男性侵、糾纏多年,不堪惡夢而輕生離世。新北檢方去年原以證據不足為由,不起訴廖男的權勢性交罪,但重新蒐證後發現,雖然「權勢性侵」難以證明,其餘事證卻顯示確有性侵一事,5日再以「強制性交罪」起訴廖男並加重求處15年徒刑。
推薦原因:鏡週刊一文拼湊還原林女生前經歷,她自陳被性侵後因為迷惘失措,誤入「談戀愛就不算性侵」的思想圈套,陷入一段從頭到尾權力都不對等的扭曲關係,即便想要抽身,卻遭到加害者、職場與社會制度(妨害家庭官司)的多重圍殺,完全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描寫的如出一轍,房思琪的遭遇不僅發生在懵懂少女,也是所有被害者都可能面臨的巨大壓迫,希望社會對這種處境有更多理解,別再犧牲一條人命才能換來重視。

【中國】
從2021年底到現在,西安封城依舊尚未完結,中國當局先前火速對1300萬人的大城嚴密封鎖,「全面清零」口號下犧牲的是眾多市民,除了買菜難、以物易物等宛如飢荒的荒謬景象,亦有懷胎8月孕婦醫院門口苦等至流產、心臟病老伯延誤就醫而離世等亂象。獨立記者江雪紀錄封城見聞的〈我的封城十日誌〉被廣傳(原文已遭下架),瞥見無奈的一角冰山。
推薦原因:轉角國際整理了一系列西安封城觀察(欲了解更多請看前四篇 1、2、3、4),除了不滿的網友見聞,也包含實質數據、官方回應與支持政府的「正方反饋」,不過西安市民的茫然和憤怒依舊在混亂輿論中特別突出,反映出這類強制清零、毫無彈性的手段,在疫情肆虐超過2年的今天,已經不再是社會能勉強接受的方式。

【香港】
梁啟智 - 關於立場的三件事、為什麼《立場》和《眾》值得珍惜譚蕙芸 - 「小船上的人」、「又喊又笑」
過去一個多星期,香港連續兩家獨立媒體吹熄燈號,以民主派立場與視覺化新聞著稱的《立場新聞》被控「煽動」而遭調查停業;《眾新聞》則因政治紅線不明確、選擇以保障工作者安全為先而結業。道別之際,推薦看看倡議人士如何記憶兩家新聞,更了解我們究竟失去了什麼樣的好媒體。
推薦原因:七個月內,香港已失去三家民主派媒體(含去年7月停刊的香港蘋果日報)。《立場新聞》與《眾新聞》一直都是走走週報的推薦常客,但國安法不僅全面壓制香港人的自由,以媒體為標的的打壓行動,也直接讓我們失去更多貼近香港的管道,這也印證了,任何一處的自由消亡,都是全世界的損失。

【Herstory】
推薦原因:美國著名的米爾斯研究追蹤了142位女性的50年人生,初衷是想了解大學女性的創造性潛力,卻在時間長河裡,看見女性如何在家庭、婚姻與社會的推拉間,逐漸形塑強大又美麗的人生。全篇精彩難以簡短總結,但相信即使是2022年的今日,我們依然會對研究中女性的故事有深刻共鳴。節選此文最後所述:在米爾斯女性的年代,所有女性被期待著做一模一樣的事情,結婚,生子,過上「正常正確」的生活。但米爾斯研究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女性,過著「非主流」人生。既然大部分女性都不在主流模板里,也許需要改變的,是那種 「人生只有一條正確道路」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