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週報
晚安,
本週氣溫驟降,年末氣氛突然真實了起來,祝大家有個舒心的冬日週末
【台灣】她們的真心話
- 世界走走 - [菁英媽媽的選擇]年末專題
新的一年即將來臨,走走也展開不少新計畫,由「菁英媽媽」們先發登場~在這個系列裡,我們訪問台灣多位不同領域的美麗女性,她們都在職場發光發熱,但在生育孩子之後,全都面臨難以想像的挑戰。聽她們分享「親職vs職涯」的酸甜苦辣也不禁反思,我們的性別觀念是否還不足以讓所有父母獲得公平對待?又或者,其實是現有的職場文化本身就不適合養育下一代呢?
專題目前已有3篇文章,一起聆聽她們的聲音,下週走走也將繼續挖掘更多現象,任何心情反饋都歡迎回信/私訊我們分享~

【香港】國歌爭議再起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Google因國歌搜尋結果問題在香港面臨壓力
-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 - 搜尋香港國歌,AI 的回答是......
還記得幾週前南韓七欖賽播錯國歌的爭議嗎?近日在杜拜的比賽又出現播錯歌事件,引起立法會議員大呼不滿,Google搜尋香港國歌前幾名也是《願榮光歸香港》,儘管Google強調是由演算法排序仍遭撻伐。無獨有偶,還有人發現最近非常熱門的聊天AI機器人「ChatGPT」,被要求搜尋香港國歌時不僅會繞開回答,甚至瞎掰了一首不存在的《香港變奏曲》!或許這一題牽涉的認同與政治太過複雜,聰明的AI也不得不變出獨特對策吧。
杜拜健力賽播《願榮光》 主辦方致歉 稱志願者不諳香港國歌、無刪錯誤版本https://t.co/iWl2MSZxe0 pic.twitter.com/A3qo0rANaQ
— inmediahknet (@inmediahk) December 4, 2022
【中國】新十條
- 轉角國際 - 中國「張姍姍之謎」:造假PCR的核酸帝國發財黑幕
白紙運動的浪潮湧動之後,中國當局罕見軟化態度,開始宣導非必要可以不做核酸、並釋出「新十條」政策,顯露停止追求「清零」的跡象。然而白紙運動前不久才爆出的「張姍姍」一案,仍然值得追蹤觀察。此文詳細分析張姍姍核酸帝國的造假疑雲,以及背後牽動的龐大利益令人驚詫,而在清零政策下還有多少藉由疫情大發利市的投機現象,同樣值得關注。

【Herstory】防空洞裡的鎮長
- The Washington Post - From a bunker, an acting mayor keeps her front-line Ukraine town alive
大軍壓境,熱鬧的小鎮變成斷垣殘壁,如果你是鎮長該如何面對一切?對烏克蘭Orikhiv鎮的副鎮長而言,當她還能在地下防空洞裡辦公時,撤守還不是一個選項。在戰火中,究竟能夠如何服務餘下的2000位鎮民呢?點入文章看看Svitlana Mandrych的故事。
好一陣子沒有和大家一起關注烏克蘭現況,這篇文章與妳分享。

【我的身體,我的關係】床墊的意義
日前藝人大S與汪小菲的離婚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佔盡版面,還上演「床墊割席」的荒謬劇碼。屏除八卦心態,這對糾纏許久的前伴侶糾紛之中,其實藏著許多法律與道德的顛倒錯位,例如離婚協議說好支付給前妻的費用,因前妻再婚而被視為「拿來養現任丈夫」,可能隱藏了對貞操關的批判;而離婚財產分配制度,更牽涉國家與社會如何看待人們在婚姻中的付出,絕對不只是名人醜事如此簡單呀。
(相關報導: 一週好文:願白紙只是開始 | 更多文章 )

【一個點子的誕生】勞力充電
身為重度資訊焦慮者,走走最怕手機突然沒電啦,若剛好有能夠租借的充電站,絕對稱得上救星!被譽為「最友善單車國度」的荷蘭,最近也出現「踩踏充電站」,讓民眾可以用踩單車的方式為手機充電,又省錢又能運動,是不是很好的點子呢?但中間也需要不少能量轉換,是否真的環保節能咧?也許有待厲害的讀者為我們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