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國防部政戰局的漢聲廣播電台,11日發布《軍武小尖兵》影片,罕見披露「憲兵特勤隊」(MPSSC)所使用的「CM4突擊步槍」,讓外界得以一窺國軍特殊單位裝備更新情形。
然而,國軍整體進度和近年暴風式成長的警方「維安特勤隊」、「除暴特勤隊」、海巡署「海巡特勤隊」等執法部門特勤隊相比形成相當的落差。除突顯軍方處境尷尬外,在台海情勢趨於詭譎之際,戰略預備隊等級隊伍的裝備汰換腳步明顯跟不上敵情變化,如此局面著實令人擔憂。
憲特專責反劫持、反破壞任務 友邦也由其代訓
憲兵特勤隊俗稱「夜鷹部隊」,一般認為,發生在北部地區的劫車、劫機等劫持事件、敵特攻對我軍政中樞的滲透破壞,均在其應處範圍。加上憲兵任務特性,隊員還負責高階將領維安,平時在國家重大慶典等警衛對象齊聚一堂處所,也都會派防爆車等特種車輛進場待命,隨時應處突發狀況;就連反制無人機,該隊都配備干擾槍,勤(任)務和技能多元繁雜。
「夜鷹部隊」成軍於1978年,由於創隊迄今已逾40年,憲特戰力形象遠近馳名,直至近年都還有非友邦的中東國家,特別派員來台接受反恐戰技培訓;另外更要執行代訓友邦特種部隊的神秘專案。
反恐成顯學 特勤戰力形象卻軍警有別
近年因國內舉行世界大學運動會等超大型任務,警政署啟用轄下的「反恐訓練中心」,加上每年固定的重要勤務、演習,又有國防部自辦的「關鍵戰力競賽」(特勤競賽);及去年漢光演習期間,首度找來憲特、維安隊、海巡特同場執行衛戍區重要目標防護演練,大小演訓相當多元。
也因此在過去數年間,國人確有較多機會一睹軍警精銳風采。惟不同系統裝備更新速度所有差異,除戰力形象出現消長,戰時反制敵特攻行動的速度和威力,亦恐因裝備檔次稍差,導致人員戰力無法發揮或打折。
憲兵特種勤務隊俗稱「夜鷹部隊」,是國內三大軍方特勤隊之一,負責北部地區反恐應變。(資料照,蘇仲泓攝)
憲特槍型完備後的隱憂:非主流與老化
檢視憲特曾經對外展示的槍枝類型,手槍部分有奧地利製Glock17、19;步槍以美製M4為主;狙擊槍包括12.7公厘的M107A1(美製)和7.62公厘的T93K1(國造)等2種口徑,藉以對應不同類型目標;霰彈槍則為義大利製M4-S-90;至於特種部隊必備的衝鋒槍,採用的是美製Colt 9mm槍型,完備隊員執行各種任務所需之主、副武器需求,無論近身、遠程、制止力、瞬間火力優勢,都有槍型可以滿足。
進一步細究,憲兵應為國內唯一採用較為冷門的Colt 9mm衝鋒槍的特殊單位,M4雖為軍警部門主流,但若面對特種部隊日常訓練量和任務強度時,槍況維持程度則將備受考驗。
憲特槍型有高槍齡和槍型冷門的狀況,如全台僅憲特採用Colt 9mm衝鋒槍(見圖),引發外界擔憂。隨著友軍陸續換裝新槍,憲特在裝備更新上落入後段班,與其人員精銳戰力形成落差。(資料照,蘇仲泓攝)
衝鋒槍汰舊換新部分,有同為軍方系統的「陸戰特勤隊」(CMC.SSC,甲種特勤隊之一),及維安隊近年改採新銳衝鋒槍MPX之案例;步槍則有除暴特、海巡特換裝等同美軍特戰部隊使用的MK18近戰步槍。而憲特作為特勤競賽常勝軍,甚至維安隊創建之初由其代訓,如今卻在裝備更新落居下風,令人始料未及。
(相關報導:
終於要買反潛直升機了!盤點國軍反潛戰力 MH-60R可望加入陣容
|
更多文章
)
CM4突擊步槍曝光 稍緩解憲特裝備更新窘境
而近期曝光的《軍武小尖兵》影片中,披露憲特換新步槍「CM4」,顯示軍方特勤隊至少在武器部分,仍設法維持最低限度的提升。CM4由美國槍廠「百夫長」研發,以M16步槍進行改良,外觀、長度相近;但取消提把、模組化導軌可加裝各類瞄具、槍燈、全槍輕量化(2.77公斤,甚至比M4更輕)。
該槍槍管經特別處理(延長使用壽命),可由射手自行調整槍枝各部配置的能力;該配置不僅接軌世界,亦使憲特擁有比M4更貼近現代戰場環境的先進用槍。值得注意的是,這批CM4均印有憲特隊徽,代表實際上,可能為單位客製化版,藉以驗明正身。
片中另安排多名現役隊員於室內空間實施CM4實彈射擊,目標為半身人形靶,模式包括有掩體和無掩體等;過程中隊員待推進至靶前後,用手將靶摸一摸,此舉應為確認敵人死亡,或檢查對方身上有無重要情資或危險物品必須養成的習慣動作。
軍方影片曝光憲兵特勤隊使用的新銳突擊步槍「CM4」;該槍由美廠「百夫長」根據M16步槍研發而來,並透過全槍輕量化和模組化特性,輔以瞄具、槍燈等輔助器材,成為軍方精銳部隊最新的勤務用槍之一。(取自《軍武小尖兵》影片)
另外還有隊員持CM4進行限制空間戰鬥演練,模擬攻入屋內及廊道通過等,代表該槍已完全融入憲特日常訓練,並真正成為勤務用槍,至於地點則為憲特近年啟用的限制空間戰鬥訓場。而自《小尖兵》曝光後,不少人認為該槍為憲特全新採購。但事實上,在去年關鍵戰力競賽、及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至該隊考察時,隊員就已持新槍,只是當時並未聚焦,故外界未有可知。
憲特裝備更新下個標的:用於突擊攻堅的特種車輛
在坐擁新槍後,攻堅鋁梯車被視為憲特有迫切更新需求的項目,此車正好與維安隊接連2年於國慶大會亮相的輪式甲車、突擊梯車形成強烈對比。
憲特有突擊遭恐怖份子攻占建物、輸具,進而將其奪回,又或執行人質解救等任務需求,一輛可高速行駛、全車防彈、具載運全副武裝隊員空間,同時還能平面與立體攻堅兼顧的特種車輛,對其至關重要,需求可說是居軍方特勤隊之冠。然根據近年憲特曾曝光的攻堅鋁梯車,雖然可滿足前述需求,但車齡持續累加,目前似有後繼無車之勢。
憲特八輪甲車恐難以適用任何勤務,而憲特現有一輛攻堅鋁梯車(見圖)理應才是攻堅主力,然該車使用多年,車況令人擔憂。(資料照,蘇仲泓攝)
憲兵專責首都衛戍 雲豹甲車難適用多種任務型態
2017年台北世大運前夕,相關單位展開一連串反恐演習,當時憲特曾搭乘雲豹八輪甲車進場,再到去年漢光演習的衛戍區重要目標防護演練,亦能見憲特乘坐雲豹接近目標。若以衛戍首都的憲兵部隊來看,惟雲豹本身車型是否完全適用特種作戰,恐怕有待商榷。
因假想衛戍區重要目標遭敵特攻占據、破壞,局面已進入準戰爭狀態,搭乘雲豹的憲特兵力,在市區街道疾駛而過,趕赴馳援或許尚無問題。但只要狀況尚未提升至該階段,雲豹顯然就不適合在路上猛衝,更別提大張旗鼓接近目標,敵人或暴徒老遠就看到有車輛高速接近;這還不算操作甲車的憲兵,平時沒有和憲特聯訓之經驗,真刀真槍下,並非單純只要把開好而已。如果再加上前面提到已有相當車齡的攻堅鋁梯車,怕是輸具這一塊,已成憲特戰力最為劣勢之處。
憲兵曾於2017年台北世大運前的反恐演練、及去年漢光演習期間憲特搭曾乘雲豹八輪甲車進場攻堅(見圖),然而實務上是否適合憲特城鎮都會區運用,卻有待商榷。(取自憲兵指揮部臉書)
雲豹不是不能協同憲特作戰,而是無法有效對應每一種任務型態,特別是都會區仍為勤(任)務重點地區,裝備如同維安隊採購的輪式甲車、突擊梯車,並保有雲豹協力的空間,才是憲特關鍵戰力可否充分發揮的根本。目前軍備局雖有打造四輪甲車的「鐵騎專案」,但該車在大小上,主要供小兵力搭乘,專門執行的偵搜或巡邏任務,顯然和憲特需求亦不相同,所以除非國車國造出軍方特勤隊專用的構型,否則外購應該還是最快,且能最迅速到位的解決方式。
台海情勢緊張 憲特裝備更新卡關大型軍備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去年曾至憲特考察,圖為隊員正在簡報單位新接裝的國產「全地形車」,該車亦為憲特近年少數曝光的新穎裝備。(取自《青年日報》)
然而在台海情勢持續升溫之際,中共藉斬首行動癱瘓我中樞的戰術持續存在;作為應處主力,憲特裝備卻未獲與大型軍備同等之重視,這種輕忽特勤戰力的作法,顯非國安之福,值得主政者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