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也要在無人機戰場參一腳!繼亞馬遜(Amazon)之後,沃爾瑪前幾天向美國監管會申請無人機送貨測試許可,這也是沃爾瑪首度在戶外場地進行試驗,似乎顯示技術研發已經成熟,大有與亞馬遜較勁意味。從倉庫管理到運送宅配,這一場無人機快遞大戰,就要開打。
《路透社》(Reuter)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表示,將會接受沃爾瑪的審查項目,觀察此技術是否與早期的案例一樣成功,並交付相關部門進行風險分析。很有可能,沃爾瑪也能夠獲頒特許的「特許執照」,未來將能夠有條件地從事無人機商業應用跟開發。
幾個月前,沃爾瑪閉門練功,不停秘密開發相關技術應用,但都在小型的室內空間做模擬,這次首度提出申請,應該就是時機成熟,希望能夠在戶外實地檢測。
Wal-Mart is testing delivery drones https://t.co/DyGDiOP3XB
— Wall Street Journal (@WSJ) 2015 10月 26日
無人機的購物夢想
沃爾瑪的報告中指出,利用無人機將貨物精準、安全、有效率地送到客戶手中,從倉庫到上路,沃爾瑪都希望透過戶外實驗能夠改善系統開發,能夠盡快使用無人機快遞服務客戶。
沃爾瑪發言人狄伯克(Dan Toporek)說,「無人機能夠連接沃爾瑪龐大的物流系統、配送中心和整個購物網。」另外,美國70%的人口,離家五英里就有一家沃爾瑪商場,他說,「無人機能夠為這些客戶提供有趣、獨一無二的快遞體驗。」
無人機若能夠成功開發,能夠節省物流系統龐大的人資成本,讓沃爾瑪的商品更具價格競爭力,提升銷售業績。目前公司計畫與中國深圳的大疆科技公司合作,打造無人機。
沃爾瑪透露,他們想將倉庫商品轉變成電子標籤,無人機能夠透過標籤自動取貨,減少更多的倉儲人力成本。畢竟沃爾瑪的倉庫很大,靠無人機能夠更迅速的找到商品位置,大幅縮短補貨時間。
另一個測試項目就是賣場的接送服務,目前已經鎖定好23個零售場,明年將擴增另外20個商場。無人機能夠替賣場的客人將貨物運送至停車場,免去雙手提取重物的麻煩。
當然,上述理想等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頒發許可證才行,不過已經可以預見無人機在未來的時代,能夠在購物上替人類帶來更大的便利性。
Walmart joins the race to beat Amazon to drone deliveries https://t.co/vHajgsAFoR pic.twitter.com/AiJQDZNF3E
— The Next Web (@TheNextWeb) 2015 10月 27日
零售通路革命 亞馬遜率先開跑
早些時候,亞馬遜公司也在上半年得到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的無人機測試許可,給予特權測試。今年二月,美國聯邦航空總署首次頒布《無人機執行法》草案(Law Enforcement Guidance for suspected unauthorized UAS Operations),增加無人機的飛行高度、距離和相關執照等細則,引起亞馬遜電子商務公司不滿,認為草案若通過將限制商業應用。該草案目前仍未正式上路。

也因此,亞馬遜的抗爭得到了一點甜頭。美國政府針對申請的公司頒發許可證,對法規也些許鬆綁,准許有條件對無人機做商業應用開發。
亞馬遜早在2013年就開始發豪語要搶下無人機商務大餅,甚至自行研發控管的中央系統,讀取無人機定位,並在機上安裝傳感器,能夠及時獲取地面資訊,和環境目標,避開潛在的碰撞威脅。將上遊物流控管結合下游商品服務,亞馬遜正帶起一波傳統零售通路的改革。
只是不管如何,在美國,無人機的商業應用依然屬於違法,除非公司申請豁免以及許可,無人機才能夠上路測試。美國聯邦航空局副局長惠特克(Michael Whitake)曾表示,法案可能在未來12個月後上路。
Got a drone? The FAA thinks pilots will comply with mandatory drone registration laws...but the public isn't so sure https://t.co/jXu0H0feIq
— MarketWatch (@MarketWatch) 2015 10月 21日
無人機管制法案,日本比美國快
相關的小型無人機法案,日本眾議院在7月14日的內閣會議上,就敲定將小型無人機監管法案納入日本《航空法》的修正法案當中,羅列無人機禁止飛行的區域與時間,違者最高可罰50萬日圓(約台幣13萬元。) (相關報導: 反制無人機 英研發「死亡射線」防禦系統 | 更多文章 )
日本在4月發現一架小型無人機墜落在首相府邸屋頂,調查人員表示機上有核輻射的標誌,且有小型攝影機,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日本國會動作迅速,4月底召開會議,針對「製造」、「銷售」和「飛行」三要素進行監管,並在7月通過國會立案,納入現行日本《航空法》規範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