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穩定工作不夠!從台東無名小子到華爾街操盤手,他說:想要財富自由,方法要對

想要提早達到財富自由,穩定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絕不是主要決定因素。(圖/pakutaso)

闕又上在近三十年的投資管理生涯中,曾被美國《路透社》譽為「擊敗華爾街的無名小子」、獲全美大型基金績效第一名。他出自平凡的鄉下,家裡養雞、開雜貨店,卻時時展露出過人的生意頭腦。從偏鄉台東到世界舞台華爾街,他將經驗與投資智慧整理成十五堂理財課,送給年輕人。他想告訴台灣的年輕人們,不要跌入追求財富的苦海,才有條件追求人生的樂活;善用以簡馭繁的工具達到輕鬆但有效的理財,最終才得以空出雙手和時間,去經營和追求人生更值得擁有的均衡財富。

子郡:

你看過《西遊記》嗎?裡面的孫悟空可以有許多分身,最多有七十二種變法,但現實生活中除了神通以外,我們本尊和分身都是同一個人。投資理財就不同了,分身是可以被創造的。那麼,它重要嗎?當然,如果沒有財務上的分身,想要達到財務上的自由(financial freedom)是很困難的。

現在人的工作壓力大,後浪隨時可以讓前浪消失,多數人渴望早日獲得財務上的自由,不再為五斗米折腰。但渴望歸渴望,能擁有提早退休實力的人並不多。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一、對創造投資分身的重視程度不夠;

二、做法不對或觀念偏差;

三、欠缺專業知識;

四、性格使然。

這次只談第一項。創造一個能為你生財的分身,它不是影星湯姆.克魯斯的電影《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而是「可能的任務」(mission possible),但前提是要把它當做一項重要任務或理財上的宗旨。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理財的方向及生活上的價值觀和步調才可能有所調整。

CCC9V9A9993_TP_V.jpg
如果沒有一個生財的分身,想要達到財務上自由是很困難的。(圖/pakutaso

老師交代的新任務、大挑戰

我從小就對理財有深刻體認,我會理財其實是受到環境所逼迫。小學五年級時開始有所謂的說話課,也就是每位同學上台說故事,目的是要訓練大家的表達能力。當時的資源很缺乏,印象中那時台東的社教館要借本書都要查閱圖書卡,一方面我們也不知道哪些書籍適合小朋友閱讀,另方面則是社教館的藏書似乎很有限。由於需要查閱卡片去調借書籍,就讓大家更加興致缺缺,少了閱讀的來源,班上同學的說話課就上得零零落落。於是老師給我這個班長一個任務,就是由班上同學樂捐去購買各國的童話故事,然後成立班級小小圖書館,作為說話課的教材。

這個用意雖好,同學卻很難響應,因為平常老師要求我這個班長要維持秩序,不聽話同學的名字就會被記下來受處罰,因此我這個班長得罪了不少同學,這時再要求大家捐款,誰也不願意理我,這下子才發現老師交代的任務面臨了極大挑戰,再說同學們也擋不住福利社裡美食的誘惑(羅大佑的<童年>這首歌不也提到:「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伸手籌款的工作讓我碰到了挫折。

無法達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實在讓我非常苦惱,害得我那一陣子每天洗澡都要照鏡子自問自答:莫非我長得像猴子,讓老師誤以為我有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事?苦惱歸苦惱,我開始動腦筋,也不斷地觀察,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完成這個豬八戒都無法達成的任務! (相關報導: 想要OO歲前財務自由?理財作家:那就先學會「給未來的自己薪水」 更多文章

我的第一次創業之旅

那時我很喜歡一本刊物叫《王子》,印象中是月刊,一本十元,相當於我半個月的零用錢,也是我唯一可以大方向母親伸手要錢買的刊物。那天晚上做完功課,領了十元後興沖沖地邊走邊跳,往中華路的書局方向前進。我很喜歡走小巷弄,因為有探險的感覺,一個轉彎進入和平街,角落旁的糖果批發店門口聚集了人群,吸引了我的目光,這些聚集的人都有個小鋪子,他們會先來這裡批發商品,然後再放到自己的小鋪子上,讓客人購買或以抽獎方式進行交易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