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衝擊下,全球對旅遊依賴度最高地區之一的加勒比海各國正在尋找遊客和疫苗,尋求盡早重啟陷入困境的經濟。國際大廠疫苗分配排不上號的島群,從而轉向以疫苗爭取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和印度求援。
2019年有創紀錄的3150萬遊客前往加勒比海地區旅遊,但2020年新冠大流行,到訪人數驟降60%至80%。對於一個嚴重依賴旅遊收入的國家或地區來說,這無疑是個災難性的挑戰。
擁有24個官方成員的「加勒比旅遊組織」(Caribbean Tourism Organization)口號為「一片海,一個聲音,一個加勒比」(One sea, One Voice, One Caribbean)。如今官網出現的是各成員國因應新冠的「入境規範協議」,同一個聲音是「給我們疫苗」。該組織負責人巴哈馬前旅遊部長文華萊士(Vincent Vanderpool-Wallace)表示,區域內許多國家將新冠大流行造成的傷害和颶風災害相比,寧可選擇颶風。
非官方「世界旅遊理事會」(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數據,2019年旅遊業佔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國民生產總值GDP比重和排名前5位分別為:巴哈馬43.3%、貝里斯37.2%、牙買加31.1%、巴貝多30.9%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的16.3%,可見旅遊業在經濟上的深遠影響。
各國防疫差異
加勒比海地區自2020年11月起新冠感染的水平有所上升,另外還面臨來自英國、巴西和南非傳染性更高變種的威脅。該地區的35個國家和地區已有52.2萬確診病例和7500多人死亡。
各國採取了各種防範病毒措施,所有國家都要求訪客至少在抵達時顯示兩天至五天前核酸檢測證明。
開曼群島、巴貝多和波多黎各規定遊客如果未持核酸檢測證明,必須在酒店隔離一周。
阿魯巴,安圭拉,古拉索和蒙特塞拉特等國提供利用互聯網工作者可在海景旅館內工作的半年簽證。
古巴是唯一使用自製疫苗的國家,卻也在感染激增下暫停遊客入境,已入境遊客需待在指定旅館裡隔離。
COVAX伸出援手
加勒比地區有13個國家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倡議全球公平獲取冠狀病毒疫苗的(COVAX)國際協作框架,確保中低收入國家可以獲取新冠疫苗。
多明尼加共和國,在2月23日收到768000劑中國科興(Sinovac)新冠疫苗,開創中國疫苗外交在加勒比地區的首例。由印度政府「疫苗友誼」(Vaccine Friendship)計劃下援贈3萬劑印度製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也已運抵。
該國副總統佩尼亞(Raquel Peña)說,「這是一場生命與健康之戰,這是一場以疫苗贏取勝利的戰爭」。
多明尼加向全球主要供應商恰購了2000萬劑新冠疫苗。其中阿斯特捷利康承諾1000萬劑、輝瑞790萬劑、COVAX 200萬劑。加上印度與中國製造的疫苗,及時填補了主要生產商延宕交貨數月的空窗期,這對提前啟動經濟大有幫助。
牙買加3月8日將接受COVAX平台50000劑印度制造的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次周另一批14400只疫苗將運抵。4月份「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的「非洲醫療供應平台」(African Medical Supply Platform)也將提供180萬劑疫苗。
野心勃勃的印度友誼疫苗
2月份起,印度疫苗運抵多明尼加共和國和安提瓜和巴布達後,另70000劑相繼運抵多米尼克、格瑞那達和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三島國。
巴貝多從印度接受了10萬劑後,向千里達及多巴哥轉贈2000劑,聖露西亞1000劑、蓋亞那2000劑。
「加勒比共同體」尚未收到印度捐贈疫苗的成員包括巴哈馬、海地、蒙特塞拉特和蘇利南。
3月2日運抵蓋亞那的2萬劑中國國藥疫苗,則是2月初為排除台灣在該國設立代表處時做出的外交承諾。 (相關報導: 歐盟管制令首度發威!義大利禁止25萬劑新冠疫苗出口澳洲 | 更多文章 )
專家們估計,加勒比地區大規模接種疫苗,與群體免疫最終目標相距甚遠,但預估2022年甚至2023年可能會回復新冠大流行前的旅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