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蔡通話」後,中共對台謾罵叫囂,蔡政府始終沈穏以對,不予計較。但近日國台辦張志軍一席「台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的話,竟讓我方高層大動肝火,輪番回嗆。既指他言論不得體,誤解、誤判、誤導兩岸大局,只會卸責不敢負責。翌日另一官員又說政府努力改善兩岸關係,但國台辦給中國高層的建議卻是「對付台灣執政當局」,與習近平「兩岸要心靈契合」的說法背道而馳。蔡政府如此罕見批評中共涉台官員,很多人都覺突兀。更大的問題是蔡英文周邊人士知不知道「與中國打交道」是一門大學問?
張志軍的話其實是老生常談。近日中共兩會期間,俞正聲也重談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李克強更說「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這是中共政權的原則及面子,更是所謂「國共內戰」的延續。如果台方認為國共內戰已結束(國共雙方已經在講「兩岸一家親」),兩岸如何和平相處更重要,反應就應更具前瞻性。如陸委會以「君子之交以和為貴」回應張志軍,以「尊重與理解台灣民主制度及民意基礎,才有助於開展互利雙贏關係」回應李克強,都堪稱得體。
反正台灣有國會議員、媒體、名嘴,真理愈辯愈明,蔡政府只要不卑不亢堅持兩岸和平原則,沒有急獨言行(為轉型正義而將蔣介石去神格化、為台灣主體性而停止課綱微調,都不是台獨行為,是民主國家正常行為;抓共諜及推出不針對一般百姓的保防法,則是國家安全行為),就能「事久見人心」了。而且以蔡英文的技術官僚理性及毫無台獨或黨外運動的成長背景,民進黨內真的很少人比她更不具台獨色彩了。
當然,任何政府內部都有鷹派、鴿派之分。民進黨執政,對中共及國民黨「惡聲至,必反之」,是理所當然,不反應反而會被視為怯懦。但即使中共為「未必遵守一中政策」的發言而反嗆川普,美中之間也仍持續對話,安排「川習熱線」及習近平訪美,各方並預期習近平四月訪美,將給川普帶去伴手禮,即經貿採購大單。中共同時「一次批准」川普三十八個商標申請,對川普示好之意不言而喻。這與馬英九時代中共對台灣特定人士「讓利」一樣,都是統戰政策的靈活運用。台灣同樣必須學習這種「打交道」學問。
大家都看到川普政府內部有白宮全國貿委會主席納瓦洛這種鷹派,寫出《致命中國》,近日並指控中國削弱美國,「意圖成為亞洲或世界霸權,非良善友邦,而是快速軍事化的美國戰略競爭對手」。美國學者白邦瑞的《百年馬拉松—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強的祕密戰略》一書,也指控中國強調「和平崛起」,其實却一直運用欺敵戰術,利用美國的科技和各項援助壯大自己,務期在不使用武力情況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強權。

白邦瑞認為美國有五個錯誤迷思必須打破,包括與中國交往會帶來完全合作、會削弱中國鷹派勢力、中國會走向民主等。他並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掌權前以改革派自居,掌權後又與鷹派思路相近;習近平也是延續毛澤東的百年馬拉松路線,要實現統一台灣、超英趕美的「中國夢」。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政策團團轉 保防急驚風 蔡英文到底想什麼? | 更多文章 )
白邦瑞及納瓦洛的分析推測並非沒有客觀且重要的國外共鳴者,李光耀就說:「中國有意成為世界最大強國。各國政府的對華政策已把這點列入考量。他們曉得若是妨礙中國核心利益,後果不小。」「中國將來表現其優勢地位的方式,以東亞為例,中國已很明顯與鄰國建立主宰的經濟地位關係,也運用該優勢地位為本身爭取利益。」「習近平很內斂,喜怒不形於色,不論你說了什麼話惹惱他,他臉上總帶著微笑。他有鋼鐵般的意志,因為登上大位前已經過磨難考驗。」「中國不會成為自由民主國家。中國若成為民主國家,就會崩潰。中國人民要的是中國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