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24日揮兵入侵烏克蘭以來,除了飛彈與火炮的熱戰不斷,雙方的網路攻勢也是一波接著一波,網站癱瘓災情頻傳。全球最大駭客組織「匿名者」25日公開在推特向俄羅斯政府宣戰,隨後便表示已入侵俄羅斯國防部數據庫,並癱瘓俄羅斯國營媒體RT電視台等官方網站,更在多個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播放支持烏克蘭的影像內容。
俄羅斯官媒、國防部官網癱瘓
全球最大駭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25日透過推特(Twitter)帳號@YourAnonOne 發文表示:「匿名者正式向俄羅斯政府發起網路戰。」並在文中使用「#Ukraine」標籤,清楚表達其「挺烏抗俄」的立場。「匿名者」表示,將針對俄羅斯政府進行攻擊,且恐會波及其他私人企業。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在「匿名者」向莫斯科當局「宣戰」後,俄羅斯國營媒體《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簡稱RT)、克里姆林宮、國防部等官網便陸續遭受「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網站因流量超載而癱瘓。「匿名者」隨後便公開表示上述攻擊皆為其「傑作」,且強調他們已成功入侵俄羅斯國防部資料庫及俄羅斯國家電視台後,並於該電視台發布支持烏克蘭的愛國歌曲和戰爭照片。
The Anonymous collective is officially in cyber war against the Russian government. #Anonymous #Ukraine
— Anonymous (@YourAnonOne) February 24, 2022
對此,RT電視台將網站癱瘓的責任歸咎於「匿名者」,並指控美國參與相關攻擊行動。RT電視台發言人表示:「在該組織發表『宣戰』聲明後,RT網站遭受由約1億台設備所發起的DDoS行動攻擊,而這些設備多來自美國。」
儘管「匿名者」已多次公開承認對俄羅斯發動網路攻擊,但礙於其非正式組織的性質,讓莫斯克當局難以對其進行調查、究責。美國網路安全公司麥迪安(Mandiant)顧問柯利爾(Jamie Collier)表示,要將這些攻擊歸咎於「匿名者」十分困難,因為遭受攻擊的官方單位恐怕也不願意公開相關數據,提供調查使用。不過,他也表示,「匿名者」過去曾發動許多類似行動,此次攻擊確實與他們的能力相符。
#Anonymous is currently involved in operations against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ur operations are targeting the Russian government. There is an inevitability that the private sector will most likely be affected too. While this account cannot claim to speak for the whole (con)
— Anonymous (@YourAnonNews) February 24, 2022
發動攻擊「對抗壓迫」
根據報導,「匿名者」過往攻擊的目標包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山達基教會(Scientology)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2010年代初,該組織因數名成員在美國遭捕,聲勢逐漸下滑,直到2020年5月美國爆發白人警察跪頸虐殺黑人的「佛洛伊德事件」後,「匿名者」才又重振旗鼓,繼續以網路攻擊「伸張正義」。據該組織一名前成員表示,「匿名者」發動網路攻擊的宗旨在於「對抗壓迫」。
事實上,發動DDoS攻擊的目的在於「製造混亂」、「降低士氣」,並透過惡意軟體,試圖造成一系列嚴重且難以挽救的損失。在2017年5月爆發的全球性網路攻擊中,烏克蘭企業所使用的稅務軟體被植入一種名叫NotPetya的惡意軟體,其他國家隨後也傳出相似災情,最後造成全球約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800億元)的損失。
Someone hacked into Russian state TV channels. They feature Ukrainian music and national symbols.Internet users suspect that this may be another action by the hacker group #Anonymous, which declared a cyber war to Russia in connection with the attack on #Ukraine. pic.twitter.com/XaoclymVTs
— BECZKA (@beczka_tv) February 26, 2022
網路戰相對「溫和」,但仍須保持警戒
然而,與莫斯科當局相比,烏克蘭目前所遭受的網路攻擊相對「溫和」。《衛報》指出,在俄軍入侵前夕,烏克蘭國防部網站及烏克蘭最大商業銀行普里瓦銀行(Privatbank)也曾遭DDoS攻擊,但美國網路安全公司 Cloudflare則判定該攻擊「相對溫和」。目前,英國和美國政府已將烏克蘭網站於2月15日至16日所遭受的DDoS攻擊,歸責於莫斯科當局。
除此之外,烏克蘭上周也曾遭到一款名為HermeticWiper的新型惡意軟體攻擊,導致部分電腦癱瘓,無法重啟。據悉,該次攻擊僅影響烏克蘭境內數百台電腦,以及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部分機器,所幸並無造成大規模災情。
DDoS攻擊之外,社群媒體也成了烏俄衝突的另一個戰場。根據報導,莫斯科當局因不滿臉書(Facebook)在其平台審查俄羅斯國營媒體的內容,對臉書祭出多項限制令,臉書則以禁止該國國家媒體刊登廣告,予以反制。同時,谷歌(Google)旗下的YouTube平台也宣布禁止俄羅斯官媒刊登廣告。 (相關報導: 「如果不是我們,還能是誰?」歐洲各地的烏克蘭人熱血返國保衛家園 | 更多文章 )
談及烏俄迄今為止的「網路戰」情勢,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前負責人馬丁(Ciaran Martin )表示,俄羅斯長期對烏克蘭進行網路攻擊,目前所發動的攻擊與過往相似。而在當前的衝突中,網路戰僅發揮非常小的作用。不過,馬丁仍強調,有鑑於情勢隨時會變動,西方對此保持高度警覺是十分正確的判斷。
JUST IN: #Russian state TV channels have been hacked by #Anonymous to broadcast the truth about what happens in #Ukraine. #OpRussia #OpKremlin #FckPutin #StandWithUkriane pic.twitter.com/vBq8pQnjPc
— Anonymous TV (@YourAnonTV) February 26,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