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機結─中方把過失推諉給台灣:《戰疫》選摘(1)

隨著疫情趨緩,衛福部長陳時中(見圖)親自到訪多縣市推廣低迷已久的旅遊業。(資料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三十多年來,兩岸人民大規模互往,大致有4個階段,分別是:開放大陸探親、台商西進、兩岸旅遊,以及武漢台灣人包機返鄉。

自2020年2月3日第一架包機開始、中間歷經第二波兩架包機、再到4架「類包機」,總計政府執行包機任務,已陸續載回超過1300名滯留湖北的國人返鄉。

田小姐的母親是陸配,1月20日農曆年前,她與丈夫帶著年僅2歲的兒子,前往中國湖北宜昌市陪外公、外婆過年。1月23日小年夜,他們從新聞報導得知,武漢竟然封城了。

宜昌距離武漢有四百多公里,田小姐心想:應該不至於波及宜昌吧?可是當一位在宜昌工作的朋友,連續24、25日2天打電話回武漢,始終聯繫不上家人,本想直接奔回武漢,卻不得其門而入;後來才知道,他的家人全都橫屍家中,已經好幾天。類似情形在武漢比比皆是,田小姐心中開始忐忑不安,沒想到最壞的狀況還是發生了。

曾遭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重創的中國湖北省武漢市8日重獲自由,結束兩個多月的封城。(AP)
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曾因遭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嚴重襲擊,而封閉長達2個多月,使人們即使有機票也不得出省。(資料照,美聯社)

1月30日晚上10點宜昌封城,他和老公第一時間試圖離境,他們開始上網訂機票,再尋求母親一位在交警大隊服務的朋友協助,看看能不能搭火車或汽車出城。沒想到鐵、公路全都封鎖,就算買得到機票,也出不了家門。這時候她不僅僅是失望而已,還開始害怕。

她首先盤點身邊有限的物資,還好,因為兒子必須定期看兒科,所以她出門時帶了6片N95口罩,沒想到這6片口罩,竟然成為他們全家的護身符。她再上網搶購酒精和護目鏡,諷刺的是,等他們回到台灣,這些物資才送達宜昌。

前半個月,他們一家六口靠著過年的剩菜和囤貨,縮衣節食過日子,當時中國尚未啟動物資配送,撐不下去了,他們只好向武漢台胞返鄉自救會長徐正文求援。經過7、8道手續,徐正文終於將白米、白菜和蘿蔔送到。

在長達半個月無米無糧的日子裡,他們每天吃白麵條,為了將食物留給老人和小孩,田小姐和先生一天只吃一餐。有一天,她在家裡翻箱倒櫃,翻出一盒先前準備餵流浪狗的火腿腸,已顧不得能不能吃,一口氣囫圇吞棗,把整盒狗食都吞下肚。

2歲的兒子因為長時間吃不到蔬果,嚴重脫皮,皮膚整個都翻起來;她的十指也凹陷得厲害。當走到這步田地,她陷入深深的絕望當中。

她之前就加入武漢台協的群組,發現對方態度消極,並沒有心解決問題,才又轉到徐正文成立的群組。

她知道,已有武漢台商搭首班機走了,但她並不抱怨。「我兒子那麼小、老公又有過敏性鼻竇炎、我也有慢性病――骨頭錯位需要定期矯正,屬於弱勢優先的一群,但是湖北省很大、資訊又不充足,光是宜昌到武漢,搭車就得5個小時;有些偏遠村落,要走山路出來,再搭車到武漢,至少得花上十多個小時。如果真的有可能,他們能搭上第二班包機也行,事前,她一定會做好萬全準備。

早在1月25日年大年初一,蔡英文總統即指示研擬包機赴中國大陸「撤僑」;27日大年初三,海基會即發函海協會,要求協助武漢台人返台;但海協會始終已讀不回,甚至對外駁斥:「台灣方面聲稱,已就各種管道與對岸協調,包括與海協會進行溝通,完全與事實不符。」 (相關報導: 台日友好?台灣不在日本首波新冠肺炎「解禁名單」中 陳時中回應了 更多文章

直到1月29到31日間,美、日、韓、英、法等國,紛紛派包機到武漢撤僑;加上31日,武漢首度傳出台商確診,台商人人自危,武漢政府才開始正式,並且連夜召開緊急會議,一邊向上級呈報、一邊協調民航部門,安排台灣民眾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