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翦商」,是商、周關係長期緊張的結果。而他們的緊張關係,牽涉到兩種文化間的根本差異。
《史記.殷本紀》在記錄武乙田獵於河渭之間被雷打死之前,有這麼一段奇怪的話:「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僇辱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依照《史記》所述,武乙最狂妄無道的行為,是要和「天」搏鬥。他叫一個人扮成「天神」來搏鬥。誰會贏呢?當然是武乙贏了,他就將「天」殺了以侮辱「天」。而且他還拿一個皮囊,在裡面裝滿血,高高掛起來,拿箭仰著向上射,把皮囊射破,叫做「射天」。
這段話很怪,更怪的是,幾乎完全一樣的記錄,在《史記.宋世家》中竟然又出現一次。這次說的是宋王偃,《史記》原文是:「……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乃與齊、魏為敵國。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諸侯皆曰『桀宋』。『宋其複為紂所為,不可不誅。』」
《史記.宋世家》又稱「宋微子世家」,因為「宋」這個封國的開國者,就是商王帝乙的長子,也就是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周人翦商成功後,將殷遺民交給微子啟,封在宋,而有了宋國。
宋就是商人後裔。很明顯地,因為這樣的背景,到春秋戰國時,宋人頗受歧視。這個時期的文獻中,每每荒唐的笑話都推在宋人身上。大家聽過「守株待兔」的故事,那個坐在樹下傻傻等兔子再撞上來的,是宋人。大家也聽過「刻舟求劍」的故事,那個劍掉進河裡卻連忙在船身上做記號的,也是宋人。宋人特別笨,笨事都是宋人幹的。
這樣的傾向一部分反映了延續幾百年的差異與衝突。在周人眼中,繼承商文化的宋國與宋人,就是和他們不一樣,看來看去就是覺得格外不順眼。
所以當宋偃王囂張跋扈時,人們會特別指責他「淫於酒婦人」。好酒酗酒,是周人眼中商人最不可原諒的耽溺罪行,也是周人認定商人之所以敗亡的主因。至於沉湎女色,那是周人宣傳紂王最重要的失德行為之一。換句話說,由商人後裔組成的宋國,現在出現了一個如紂王投胎般的惡魔。
而且,他還不只是紂王投胎,也是武乙附身,也做了和武乙同樣的不道行為─射天。奇怪的是,武乙和宋王偃為什麼都要和「天」過不去呢?為什麼要特別凸顯自己可以勝「天」,可以把「天」射下來?
《山海經.海天西經》中有一條關於「天」和「帝」爭鬥的神話:「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指的就是「刑餘之天」,被懲罰、被砍頭了的天。天為什麼被砍頭?因為他要和帝爭奪最高的神位,結果爭輸了,被帝懲罰。然而,頭都被砍了的「刑餘之天」竟然還不服氣,沒有頭,便以乳當眼睛,以肚臍當嘴巴,還要繼續與帝鬥。 (相關報導: 服侍80位哥哥、看到美女就「刺」她陰部…揭日本古老神話傳說:我到底看了什麼! | 更多文章 )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還有這麼一段:「……故成湯伐夏桀於章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於巫山。」說成湯伐夏桀,戰勝了,在過程中將「耕」(應該是夏桀的部將或助手)斬殺了。但耕沒有頭卻還跑,一直跑到巫山才被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