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沈榮欽專欄:少了萊豬障礙,台灣穩加入CPTPP?

能否開放福島食品進口,將影響台灣加入CPTPP成敗甚深。(資料照,陳明仁攝)

選前所有民調均過關的反萊豬公投,最後以同意票394萬票未能過關,而且低於不同意的413萬票,成為本次公投的最大意外。國際媒體普遍將之解讀為台灣人民選擇開放的國際貿易與國際組織,因此反萊豬失敗之後,接下來的問題是: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前景為何?

我在公投前的專欄文章,曾將11個CPTPP會員國依據支持台灣入會的程度分為:堅定支持台灣的日、澳、加、紐,以及潛在支持台灣的新、越、墨,這7個國家和中國合作封殺台灣入會的機率不高。相對的,汶萊、馬來西亞與智利則較不確定,雖然這三國均與中國交好,但是因為尚未完成國內審核程序,並未具有投票權;最後的秘魯不僅與中國交好,也具有投票權,較可能反對台灣入會。那麼在公投這段期間,CPTPP發生了哪些改變?台灣入會的前景有所變化嗎?

馬國啟動國內審核,增添台灣入會不確定性

當馬來西亞取得投票權後,無疑增高台灣入會的不確定性。不過台灣與馬來西亞的經貿往來雖不及中國,但仍屬密切,馬來西亞未必會配合中國封殺台灣。

首先是馬來西亞已經展開國內審核入會程序,一旦完成,將具有正式投票權。馬來西亞與中國長期友好,中國不僅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一帶一路的旗艦國家之一。即使尚未具有投票權,馬來西亞就已表態支持中國入會,因此當馬來西亞取得投票權後,對台灣而言,無疑增高入會的不確定性。

台灣與馬來西亞的經貿往來雖不及中國,但仍屬密切。2019年,台灣是馬來西亞第7大貿易國與第4大投資國;2020年,馬來西亞則是台灣第7大貿易國。因此儘管存在不確定性,但馬來西亞未必會配合中國封殺台灣。

2021年馬來西亞臺灣形象展揭幕典禮。(取自馬來西亞駐華商務處FB).
2019年,台灣是馬來西亞第7大貿易國與第4大投資國。圖為2021年馬來西亞臺灣形象展揭幕典禮。(取自馬來西亞駐華商務處FB).

另一個國家是智利。我在之前專欄中說道,由於智利即將舉行總統大選,所以仍難以預料對於台灣入會的態度。台灣公投後的隔日(12月19日),也是智利總統第二輪大選的日子,由極右的卡斯特(José Antonio Kast)對上極左的波里奇(Gabriel Boric),最後前學運領袖波里奇以35歲成為智利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智利與中國的關係十分緊密,不僅於1970年成為南美洲第一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2005年,智利更成為第一個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拉美國家。2018年,智利加入一帶一路,成為中國企業進入南美洲的重要入口。

智利曾拒美國壓力仍用華為5G

中國外長王毅稱,去年10月間他與智利外長阿拉芒通過電話,智利已表態支持中國入會。不過王毅所說乃是在智利總統大選之前,那麼總統大選之後會有所改變嗎?

2017年迄今,智利與中國的貿易增長了17倍。中國購買了智利出口一半的銅,中國的需求量之大足以影響世界的銅價,而銅是智利政府最主要的稅收來源之一。除了銅之外,中國還是智利硝酸鉀、葡萄酒、水果的主要出口市場。 (相關報導: 沈榮欽專欄:全面解析台灣加入CPTPP戰略之3─台灣犯了什麼錯?該怎麼亡羊補牢? 更多文章

中國是智利最大的貿易夥伴。2020年,智利3分之1出口到中國,幾乎是智利對美國出口的3倍,因此即使在美國前國務卿龐佩歐(Mike Pompeo)的遊說下,智利依舊採用華為5G。中國於疫情期間展開的「疫苗外交」更獲取智利好感,包括中國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斥資6000萬美元建造廠房生產科興疫苗,廣受智利人民好評,智利幾乎舉國都施打中國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