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北約盟軍前統帥對2022年的東亞局勢展望—新冷戰罷兵只能維持到北京冬奧為止

今年閱兵首次亮相的東風-17。(翻攝網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冠疫情、普京恢復前蘇聯勢力圈的野望、成為東亞不穩定最重要因素的新冷戰,剛剛揮別的2021確實是不平靜的一年,不過新年伊始的2022這個星球有機會轉危為安嗎?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第12任院長、曾任第16任北約盟軍最高指揮官的史塔夫瑞迪斯(James Stavridis)給出他的2022預測與展望。遺憾的是,他認為2021的東亞局勢還不是最低點。

史塔夫瑞迪斯在《日經亞洲》的專文指出,全球各地在2021年都不祥地透露出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尤其東亞的軍事平衡正在發生變化。由於北京冬奧將在2022年2月登場,因此他研判太平洋的局勢可能會變得相對平靜。因為奧運的東道主還是想把事情辦好,因此暫時不想挑起爭議;至於對於新疆人權深感不滿的美國,也只對中國發起了「外交抵制」——這代表拜登總統不會出訪北京,但賽事本身將一切如常。

但北京冬奧結束之後呢?

史塔夫瑞迪斯認為當最後一塊獎牌掛在運動員的脖子上後,由於北京與華府之間的外交策略、以及兩國在先進武器方面的軍備競賽,美中競爭將使東亞的局勢迅速升溫。在軍備競賽方面,史塔夫瑞迪斯認為高超音速武器、戰略核武庫、海軍造艦計畫這三個方面將是美中對決的前線。

其中解放軍的高超音速武器進展,是美國目前最關心的項目。高超音速武器結合了彈道飛彈的速度與巡弋飛彈的機動性,史塔夫瑞迪斯與許多其他軍事專家都認為美軍目前的飛彈防禦系統根本無法阻攔,因此北京希望藉由這項武器對美軍造成有效威懾,華府則寄望於定向能量武器等新式防禦手段。

東風-26屬於長程彈道飛彈,射程超過4000公里,被稱為「關島快遞」。(翻攝自中國軍網)
東風-26屬於長程彈道飛彈,射程超過4000公里,被稱為「關島快遞」。(翻攝自中國軍網)

第二,儘管北京低調以對,但美軍確實注意到中國正在大力擴充其戰略核武庫。史塔夫瑞迪斯指出,雖然中國的核彈頭數量確實遠不如美國與俄羅斯,但由於中國不願參與核武談判、也不在限制核武的條約之內,這讓北京得以毫無忌憚地建造更多核武與發展更多投射手段。即便美國與俄羅斯仍在努力把中國拉上談判桌,不過中國顯然興趣缺缺。

第三,中國海軍的軍艦數量目前已經美國,但北京顯然並未放慢他們的造艦速度。史塔夫瑞迪斯指出,中國也清楚他們的海軍戰力依舊不如美軍,但決心通過建造核動力航母與第五代戰機為主的艦載機來彌補兩國差距。此外,中國的核動力攻擊潛艦雖然還不能與美軍相提並論,但史塔夫瑞迪斯認為中國核潛艦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加、性能也越來越好,將成為中國傳統動力軍艦的重要助力。

解放軍094型核動力潛艦11月29日在台灣海峽上浮往北航行。(翻攝H I Sutton推特)
解放軍094型核動力潛艦2021年11月29日在台灣海峽上浮往北航行。(翻攝H I Sutton推特)

由於事關習近平連任的中共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將在今年秋天登場,史塔夫瑞迪斯認為習近平勢必會在文化、經濟、衛生、外交方面宣示自己的成就,軍事當然更是其中的重頭戲。中國在這些領域的進展將能鞏固他至少再連任一屆的雄心,其中軍事實力的展現更是針對台灣方面的警告。因此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戰略核武庫、海軍造艦方面的努力,將在2022年全面提速。 (相關報導: 李忠謙專欄》「新冷戰」西太平洋最前線:協防台灣角色日益吃重,日本一年要付駐日美軍多少錢? 更多文章

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對抗解放軍已經或即將部署的新型武器,當然也會花費大筆預算發展新的軍事技術與武器系統。史塔夫瑞迪斯指出,美軍目前最重視的威脅就是高超音速武器。因為無論是這種武器本身、還是對抗這種武器的反擊手段,目前美軍都付之闕如。除了迎頭趕上,美軍也在繼續強化網路攻擊能力與太空部隊的戰力、並且準備編列更多預算,希望能在雙方衝突的早期發揮關鍵作用。

美國及澳洲兩國證實,近期成功進行HI FIRE 4高超音速飛彈試射,達成最快速度每小時12000千米(8馬赫)紀錄。(取自Australian Ministry of Defence)
美國及澳洲兩國證實,近期成功進行HI FIRE 4高超音速飛彈試射,達成最快速度8馬赫紀錄。(取自Australian Ministry of Def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