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號過後,總統蔡英文隨即展開他的第二任期,相比過往,其挾著八百一十七萬張選票、防疫成功的社會支持度、立委席次過半、以及五院人事的掌握,聲勢可謂如日中天、無人能及。
完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若要趁勢修改憲法、推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護照正名等類「台獨」舉措,自然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相形之下,在野經驗不足的國民黨無力也無意阻擋民進黨,對於民進黨而言,邁向「台獨」的道路前方可說是一片坦蕩。但民進黨的表現如何?蔡總統就職典禮上所說的「修憲委員會」會觸碰國家主權爭議嗎?民進黨敢順勢走上法理台獨一路嗎?筆者認為答案有跡可循。
就是笑你不敢!華航改名還在倒數
今年四月,我國口罩外交意外引起交通部長林佳龍面對立委質詢,大方表態支持「華航」改名,但卻說道:必須考量國際現實,與日後不能飛往中國的狀況。這種說法可謂是「進一步退兩步」、講幹話。

四月下旬,華航改名一案在立法院當中國民黨沒有抵抗,朝野無異議逕付二讀,並交付黨團協商,但於此之後石沉大海,國民黨的「華航改名倒數計時器」也持續運轉中,迄今已逾四十天。
又髮夾彎?說好的護照改名呢
同一時間,面對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等15人提案「正名」我國護照上頭「China」字樣為「台灣Taiwan」,原本民進黨立委表態支持,後來卻態度放軟,只表示希望要求行政機關在設計上放大臺灣意象、評估「改名」可行性,更甚至民進黨黨團書記長鍾佳濱在回答媒體訪問時表示要「先擱置」這項提案。

見微知著,民進黨選舉時開口閉口的抗中保台、仇中情緒煽動,實際上完全是選舉利益考量,面對執政壓力,其依舊沒有能力與勇氣扛起這些改變過後所引發的負面效應,說穿了,這不過是他們想像出的美好泡泡,一戳就破。
民進黨真敢修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五月,民進黨籍立委蔡易餘與同黨立委共同提案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一條「因應國家統一前」的字眼,之後通過一讀並交付內政委員會審查,這可說是個人的一小步,邁向台獨的一大步!國民黨籍諸多立委及議員亦紛紛表態予以支持,大開綠燈給民進黨成就自己的機會。
然而,經過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的「關切」之後,該案卻悄悄撤案,徒留「蔡總統會覺得我很棒」、「重要的是勇氣」等無濟於事的話語,真是傷透了所有民進黨支持者的心,俗話說得好:「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民進黨台獨喊假的 國民黨眼光要放遠
從此來看,連法律案及修正動議都支吾其詞、不願行動的民進黨,若是面臨需要更高門檻、共識與對岸文攻武嚇威脅的憲法修正案,料民進黨大概是無心也無力為之。
凡此種種,都顯示民進黨政府在兩岸政策上的窘迫。其一隻手攪入台灣政壇操弄民心形塑他者以強化我者、換取選票,另外一隻手卻卡在半空不願沾染泥巴,整個人扭曲變形,「台獨」的這尊泥娃娃終歸是捏不起來的。
通篇雖看出了民進黨的扭曲心態、眼高手低,但筆者文末仍想提醒在野的國民黨以及廣大台灣民眾,務必看清民進黨,縱使「台獨泥娃娃」捏不起來、不成人形,但泥巴攪久了,難保哪天噴濺了起來,弄髒了自己,到時候就麻煩了。
國民黨可以嘲弄民進黨不敢,但民進黨縱使不敢,其炒作出的仇中、抗中情緒可謂一去不復返。這種情緒對兩岸關係來說是危險的,是會引火自焚的,國民黨自許想做台海和平的捍衛者,但不做煞車皮,卻只是在一旁搧風點火,恐是愧於一個泱泱大黨的角色,也限縮了自己的格局。
國民黨作為曾經的執政黨、現今的在野黨、台海和平的守護者,肩負著告知大眾「台獨」危險性、中華民國憲政優越性、與民主自由重要性的角色,應當重建論述、廣為宣傳,並積極與下一個世代建立溝通橋樑,讓中華民國的內涵能一代接一代存續下去,而非讓「中華民國」成為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國家代稱。 (相關報導: 陳先才觀點:國民黨的本土化絕非「民進黨化」 | 更多文章 )
*作者為大學生